记者应该在哪里下功夫?路灯下救的是身   援的是心读书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2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2-18

记者应该在哪里下功夫?

——《记者的功力》读后感

孙青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思是,一个人虽然在台上表演了那么短短的几分钟,可在背后却有着很长时间很辛苦的练习。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真知,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这一道理在《记者的功力》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记者的功力》,汇集了《新民晚报》部分记者2006—2009年间的新闻采访感言和新闻背后的故事,共有174篇,且每篇之后还有陈向阳、夏欣、吴强等老师的点评,使人感悟深切,体会多多,脑洞大开!此书也是我认识新闻以来,能了解到新闻背后作者面对新闻采访

的不易,环境的多变,社会的复杂及作者的酸甜苦辣的第二本书。为什么说是第二本,因为前一段时间我读了梁衡的《记者札记》。

通过阅读《记者的功力》,我推翻了自己一贯认为“记者是光鲜亮丽的职业,是无冕之王的荣耀”的狭隘思想,认识了全面的记者生涯和全新的记者职业。有新闻的地方必有新闻现场,不管这个现场是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是城市的角角落落,是乡村的犄角旮旯;还是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或是不法分子出没的危险之地,记者都必须身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也才符合“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的使命!使命在肩,记者责无旁贷。

新闻界有一句行话叫:“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这是对记者最好的描述,也是对记者准确的定位。书中各位大咖的感言也是很好的证明。

作为记者,光“奔跑吧,兄弟!”还不行,必须要有真实的记录。前人有言:“记者是时代忠实的记录者”,书中174篇感言就是对本世纪初中国的记录。建军80周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还有“刘翔无愧‘1’号战袍”,北京奥运会的扬眉吐气……我在学习中了解了那些年国家的巨大变化和在国际上的长足进步,只觉豪情万丈,情不自禁为祖国竖起大拇指。

当然了,所有这些,记者到了现场,也记录了,但没有过硬的功力,新闻也只是现场的一个节点,变不成人们眼前的新闻。没有功力的记者,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就像手机连不上无线网,白忙乎一场。所以,记者必须有功力,就像该书序的题目“功夫在诗外”。

愚以为,好记者的功力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是关心社会关心公众事务,有正义感和追求社会公平的热情。《谁来监督业委会》感言,《今年春运,警惕“黄牛”兴风作浪》感言,《乡村小河一夜被填70多米》感言等文章中,颇见功力。

其次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优秀的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和人建立起顺畅的交流和沟通关系,这就需要具备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首先就需要对人的判断能力。只有具备对人的迅速判断能力,才知道怎样采访、提问和交谈。《翻开上海女医生的“救灾日记”》《“家庭私塾”教出14岁的大学生》等感言中,让我觉得杠杠的!

再次,当然需要文字表达能力,能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采访来的内容写成可读性很强的文稿。另外需要有意识的训练,磨炼对新闻的敏感性,要养成以记者的心态来注意各种信息的习惯。《教育者,志为将来》,只有短短20分钟采访时间,作者却写出长达4000余字10余个感人小故事和无数细节,实在了得!

最后,当说知识面的宽广。记者不一定是某个行业的专家,但他必须得懂很多行业的基本知识。这样他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去采访各行各业的人。由于他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别人接受他采访的时候就不会有“鸡同鸭讲”的感觉。记者可以用“专业的头脑”就一个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寻找可能被忽视的深意,这样才能满足眼界日益宽广、要求越来越高的读者。

(作者单位:镇城底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