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7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7-0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集团公司纪念建党98周年主题党课电视片解说词(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949—1959
      回首解放前的西山,特别是在日本人占领期间,有多少被称为“窑黑子”的人在这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高家河成为埋骨之地,白家庄遍布碉堡,昭示着“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就要遭受侵略和掠夺”的历教训。
1949 年4 月20 日,人民解放军开进白家庄,阎锡山时期建立的西北煤矿第一厂宣告解放。4 月21 日,太原市军管会工业接管组军代表柏华、组长王德水一行20 余人接管了西北煤矿第一厂。
西山被人民政权接收之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接管组很快建立了党工团组织,西山最早的党组织——中共西北煤矿第一厂支部委员会成立之时,只有8 名党员,但这个小小的支部,就像播种机一样,传播革命道理;又像发动机一样,发动矿工兄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接管西山第二天,党支部就与接管组一起,发动职工成立150 人的运粮队,到晋祠解放军供给站背粮,解决矿区的饥荒问题。解放前的矿工普遍是文盲,1950 年6 月,西山煤矿成立第一所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帮助矿工学知识学文化。

        到了1956 年元月1 日,成立了西山矿务局;局党委于当月成立后,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发动矿工为建设新中国出满勤、干满点,流大汗、促生产。

        国家建设急需煤炭,在西山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共产党员一马当先、无私奉献。1952 年,共产党员机电大拿关德印和他的小组创造了小型截煤机,提高工效10 倍。技术工人倍受推崇,关德印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1959 年,他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同样是1959 年,西山矿务局首创全国第一台离心式装煤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年10 月20 日,年设计入洗能力200 万吨的太原选煤厂建成投产。
       西山人的努力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1957 年,周总理在批示中写道:很多煤矿发扬民主,工作有改进,出勤率有提高,产量迅速增长,山西的西山煤矿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60——1969

       三年困难时期,饥饿的阴云笼罩在共和国的上空。由于大跃进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粮食减产,井下工人的粮食定量由每月60 斤减到45 斤,就连升井后用来驱寒的酒也喝不上,工人体力下降,但西山共产党人不忘肩上的担子,带领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奋战在采煤一线。周总理得知情况后,给予煤矿工人组织上
的关心,井下工人粮食定量又恢复到每月60 斤,细粮、粗粮适当搭配,白酒和糖的供应也得到保障。
      就是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西山前进的步伐没有停顿。1959 年,建成白家庄松树坑主斜井。针对煤矿事故频发的问题,周总理指示:“ 煤矿不仅产量要好,而且要安全第一,安全不好,产量也得不到”。为此,1961 年,西山成立了安全监察局,从此,“安全”与“生产”紧紧地绑在一起;生产离不开技术,1963—1964年,西山晋升各类专业工程师95 名。
     1966 年,文革开始。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冲击下,在“大串连”和造反派夺权的时代狂潮中,西山各级党组织陷入瘫痪,煤炭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8 年,原煤产量降到建局以来最低点,仅有146 万吨。同年7 月,周总理主持召开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号召煤矿抓紧生产。西山听从召唤,忠诚见行动,奋力夺高产,到1970 年,原煤产量回升至408 万吨。

      在那特殊的年代,西山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坚守初心、多出煤、出好煤,为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而不懈奋斗着!
1970—1979

     1970 年之后的几年,文革进入中后期,政治运动不断。但国家运转需要煤炭的支撑,煤矿要多出煤,就需要技术的保障。
     遵照煤炭部“老矿挖潜、产量翻番”的要求,西山矿务局以矿井改扩建为重点,以发展综采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技术改造。1972 年,西山召开先进技术工作者大会。1973 年,官地矿掘进23 组单头月进2100多米,刷新全国纪录;不久,白家庄矿掘进301 组月进2200 多米,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

    1974—1975 年间,国家引进100 套综采设备,分到西山的两套分别装备到官地矿和西铭矿,综采正式在西山起步。
    1976 年10 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动乱结束,西山10 多万职工家属集会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重用知识分子,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的西山人,释放出空前的生产热情,西山开始进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改革开放新阶段。在煤炭部1977—1978 年的“ 学大庆,赶开滦”群英会上,西山矿务局获得多项殊荣。
     1978 年7 月29 日,刚刚成立的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进驻古交铁磨沟,“再造一个西山矿务局”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1979 年,西山开始使用综掘机,掘进效率明显提高,当年原煤产量达到859 万吨。
    西山各级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教育、“ 五好”评比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昂首迈向改革开放新时代。
1980——1989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建设四化、振兴中华”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共同心声,成为那个时期最为振奋人心的进军号角。
    1980 年,西山的原煤产量再上一个台阶,达到930 万吨,距离一千万吨只有一步之遥,能否跻身“千万吨大局俱乐部”呢? 增产就像登山一样,越往上攀登,道路越加崎岖坎坷。这时,西山矿务局党政用“跳起来摘苹果”这个比方激励斗志,响亮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 年,西山生产原煤1003 万吨,成功跨入全国千万吨大局行列,实现了生产规模的第一次跨越。
    面对国民经济对煤炭能源的紧迫需求,西山一方面改扩建前山矿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古交矿区建设。经过风餐露宿的艰苦奋战,1984 年12 月,古交矿区第一对年设计生产能力300 万吨的西曲矿建成投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专程前来剪彩,古交矿区建设初战告捷;在随后的几年中,镇城底矿及选煤厂、西曲矿选煤厂先
后投产,古交矿区初具规模。在矿区建设中,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种“ 三同时”模式被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赞誉为“ 古交精神”,体现了西山绿色发展的早期探索。
    “ 地球转一圈,他上两个班”,这是白家庄矿老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傅昌旺的真实写照。西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深入发动和热情鼓舞,离不开共产党员老黄牛般的苦干精神和铁人精神。西山人不忘建设国家的初心,牢记振兴中华的使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歌,也为企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0-1999

       在古交矿区的开发建设中,多少军人脱下军装换工装,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身份。记不清到底打了多少硬仗,战胜多少困难……历经20 年的奋勇拼搏,随着1997 年屯兰矿及选煤厂的投产,古交矿区拔地而起,“ 西镇马东屯”,有矿有厂,采选合一,总体上形成1650 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和洗选加工能力,“ 再造一个矿务局”梦想成真。
      为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西山创造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区站网”经验:区是党员责任区,站是职工思想工作服务站,网是党员分片联络网。这一经验先后在全省乃至全国煤炭系统推广,西山也因
此被中组部、中宣部等国家部委评为“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1998 年1 月16 日,走过43年风雨历程的西山矿务局,改制为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过渡,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改制后的西山煤电,提出建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愿景,并于1999 年组建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1996 年,西山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体共产党员率领广大职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扑到抗洪一线,身先士卒,挺起了矿山抗洪抢险的脊梁,官地矿党支部书记王国瑞舍己救人,震撼人心。90 年代后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西山人主动出击、积极营销,在困难情况下维持生产正常进行,保证职工生活平安无虞。西山各项经济指标连续5 年位列全国行业前五位,获得全国五
一劳动奖状。
     西山名声在外,倍受关注,江泽民、李瑞环、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西山。共产党员、全国劳模、西曲矿职工亢龙田接连参加第八、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当选主席团成员,煤矿工人的政治地位得到彰显。
2000—2009

     几十年来,企业党政努力通过创新谋求更大进步,通过发展把企业带入新的境界。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实行责任法人制度,建立融经济、法律、社会和政治四大责任于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这一机制创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0 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 家国家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这一做法和经验。
     西山敢为人先,2000 年7月,西山煤电股票在深交所上市,首次募集资金18.69 亿元,在资本运营方面探索出新路。
     2001年,山西焦煤集团成立,依托这一航母平台,借助“ 黄金十年”的大好形势,西山煤电顺势而为,原煤产量接连跨越:在2000 年突破两千万吨大关的基础上,2004 年,突破三千万吨大关。
     原煤产量连续增长,电力产业高歌猛进:2002 年,古交电厂正式开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5 年竣工投产;同年,西山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由中宣部牵头,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12 家中央新闻单位的采访团采访了西山“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
     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这十年,西山煤电在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上也摘取了一项项殊荣,以“ 科技兴企带头人”秦斌青、“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栗俊平等杰出人物,展现了西山共产党人的崭新形象。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西山煤电不忘与职工共享企业成果,积极改善职工生活,建成花园小区,实施民生工程,提升了矿区的宜居水平;同时实施“温暖工程”,建立十大救助基金,成立西山困难职工帮扶中心,“3110”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高度赞扬。矿区文明创建成果丰硕,2007 年,杜儿坪矿职工家属、共产党员党素珍被评为“ 全国道德模范”,她用“五十年干一件事,一件事干五十年”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