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国醉风尘读书由《活着》想到的西山电视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7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7-11

由《活着》想到的

潘洪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5月16日一早,从微信中获知诗人刘海源去世,消息后还附有诗人生前没有发表的一组诗。海源年龄不大,五十二岁,我和他是在太原诗词学会举办的一次征文活动颁奖的现场相识的。虽然同在省城,又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趣向,相互名字,多年前就在博客和报刊上熟知了,只是未曾谋面。

当时,我正在看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我是在报纸上看了易烊千玺看过该书的读后感言后找来读的。后来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央视读书频道的节目中,作家阿来为2018年优秀畅销书颁奖,获奖者中有《活着》的出版团队,引起了我的阅读欲望。

易烊千玺在读后感言中说:“读《活着》就是随福贵走在洒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这使我联想到了另一本书,是获“五个一工程奖”和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尘埃落定》,反映的同是人生努力、奋斗,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去面对苦难和“活着”的壮丽的人生,是人生的全部,也是人们活着的所在。

谈不上伟大,也谈不上精神所求。这也是余华《活着》的精神所在。

看过小说的最后一页,作品中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一生,和他对家人、现实、命运的习惯接受,随着时间的前行,在生活中,霞光一样消散了,就像“黄昏转瞬即逝”一样,农舍屋顶的炊烟照样会在清晨袅袅升起,在晨光中消散……

“面对”是《活着》的要义和思想。回顾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只不过长短而已,是回避不了的。“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这是作者在日文版自序中写到的。也同时带来了喜悦和辛酸!

诗人海源的去世,就像福贵的苦难一样,我内心的感受和叹息在时间的节奏里流淌,不能注视,也不能抚摸,但又真实存在!这是我读该书的最大收获。

(作者单位:西山文联)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