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母亲巾帼风采家庭我的年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4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3-23

腊八粥

杨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岁月悄无声息地流逝。一本崭新的日历没翻几页,就是令人陶醉的腊八节,儿时美味腊八粥的诱人香气就会敲开我记忆的门扉。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物质比较匮乏。人们平日里吃的主食多以粗粮为主,那时若能吃上一顿腊八粥,就会让人回味良久。记得到了腊八那天,奶奶很早便起来,准备腊八粥的材料:大米、红豆、花生仁、玉米、萝卜、青菜……先淘洗干净,再把红豆、花生仁等食材浸泡在水中。到了下午,奶奶便把准备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开始熬煮腊八粥。我饶有兴致地添柴烧火。奶奶告诉我,先要用旺火将锅中的食材煮沸,然后再用文火慢慢熬煮,这样容易熟透,粥也好喝。就这样,我坐在土灶旁边,按照奶奶的吩咐操作。半小时后,锅里的水沸腾了,五颜六色很好看:白白的萝卜、赤色的红豆、黄色的玉米粒,这些食材和大米一起在沸腾的水中翻涌浮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水开了以后,我向灶膛里添柴的节奏慢了下来。在小火不疾不徐的熬煮下,腊八粥由稀慢慢变稠了。奶奶把已切好的青菜加了进去,又向锅内加了两勺盐,用铲子把腊八粥上下搅拌后就可以出锅了。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奶奶把刚盛好的腊八粥放到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虽然烫得我龇牙咧嘴,但心中着实欢快。敏感的味蕾一下子被点燃了,黏稠滑嫩的粥喝进嘴里,清香瞬间溢满舌尖,吞下去后,一股暖暖的惬意很快在全身上下流淌起来。奶奶看着我的馋相,嗔怪道:“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啊。”她一边说着,一边把我爱吃的花生仁、玉米粒夹到我碗里,直把我吃得小肚溜圆。后来我上了学,回到城里父母身边,每年腊八节回乡下,总能喝到奶奶熬的香喷喷的腊八粥。

后来,我读了一些书才知道,腊八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从先秦起,腊八节就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但民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一说腊月初八是佛教开山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古代各寺院在腊八这天,用蔬果和米煮粥供奉神佛,并尊称此粥为佛粥,供佛之后再将粥分施贫民。随着佛教的流传,喝腊八粥就慢慢演变成了民间的一种习俗。到了南宋,腊八粥除了供佛外,又成了民间一种盛行的食品,成为相互馈赠的礼物。诗人陆游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就是一个佐证。也有的人说,腊八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受苦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老鼠洞找到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传说版本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说明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怪不得儿时喝腊八粥时,奶奶常叮嘱我要把碗里的米都吃完,不能浪费。

转眼,三十多年一晃而过。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喝腊八粥已是平常事了,如果不怕麻烦,天天喝腊八粥都不成问题。现在的腊八粥内容也丰富多了,各种豆类、干果应有尽有,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去拼凑腊八粥的原料了。而超市里现成的八宝粥花样繁多,味道也很不错,但总觉得不如当年奶奶亲手做的腊八粥好喝,更没有了多年前围着灶台急切期盼腊八粥出锅时的喜悦。如今,我已很少回到故乡,但每到腊八节,童年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的温馨场景却让人难以忘记……


   新产业公司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