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古镇荫城游五月的风最爱斜沟的春太阳石西山电视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6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5-10

上党古镇荫城游

马小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时值初夏,上党盆地碧空如洗。我们驾车从长治城区出来,沿着宽阔平坦的林荫大道一直向南,进入长治县城韩店。凭着手机导航,车左拐进入长(治)陵(川)公路,方向变成了东南。又大约走了十几公里,来到了上党古镇长治县的荫城。

唐宋以来,荫城古镇就以出产、交易铁货驰名上党,享誉省内外,素有“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称。现如今,它则是以历史遗存的古建筑、古院落,特别是古代铁文化闻名于世,吸引着众多好奇的游客来这里探古、寻幽、考察、记录。

穿过古镇外围熙熙攘攘的商业区,拐入狭窄的街巷,小车在古镇中心的广场停了下来。环顾四周,清静、安宁、整洁,比肩而立的商铺、老宅,尽显明清和民国时代建筑风格。置身于此,顿觉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整个荫城古镇,坐落在太行山延伸到上党盆地的缓冲地带。街道和院落依山坡而建,时上时下,高低错落。院墙和房山多是用条石做墙基,一色厚重的青砖,由石灰泥浆勾缝垒砌,古朴而坚固。弯曲幽深的街巷里,各家院门构筑不一、各具特色,有的是木雕,有的是砖雕;院子大多是四合院,而且多为二层建筑,楼上楼下。正房、偏房很是规整,墙壁虽斑驳陆离,有的已很是残破,但仍能看出昔日住户曾有的殷实与小康。辨认着大院门楣上旧日的匾额,默读着两边才褪色不久的春联,更让人感叹岁月之轮回、人世之沧桑。

院门口的石阶上,坐着、蹲着几位村民,他们低声地说着什么。面对一伙又一伙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们似乎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丝毫的惊讶和厌烦。当问起镇里的街道、景点时,他们不慌不忙,有问必答,如数家珍。这种好客的亲和态度,是古镇先人的遗风,还是因为开发旅游进行过指导和点拨,不得而知,但我宁可相信前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古镇东进西出,没有因为闯入人家院落问长问短而胆怯、惶恐,反倒像多年在外的人回老家串门走亲戚打听故旧一般。

街巷里,有几处院门、商铺门旁钉着铭牌,是旧时的老字号和主营货物的介绍,当然最多的是铁匠铺、铁器店。街上有一大一小两个铁器收藏展,参观后加深了对荫城铁文化的认识。

古镇的西北面山坡上和西南面山坡上,分别建有一座庙宇,颇有些规模。沿着台阶,我们很吃力地爬上西北面的庙宇。庙院周围砌着石头栏杆,洁白、典雅。院中右侧建有一座六角碑亭,亭中央立着一通六面体的柱型石碑,是“长治县荫城乡红旗公社烈士纪念碑”。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在抗战中、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目睹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深感太行老区人民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之巨大,也为这里的后人不忘先烈、崇仰英雄、树碑铭刻的义举深感钦佩。

站在大院平台上,远望华北脊梁的太行山,莽莽苍苍;近看上党盆地,绿树掩映,生机勃勃。曾经书写过潞商、晋商一代繁荣的荫城古镇,作为北方民居文化、制铁文化的经典景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机关退休干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