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组诗)欢天喜地闹元宵龙城元夕元宵佳节太阳石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4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2-26

欢天喜地闹元宵

张小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到汉武帝时正式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有很多的传统习俗,不同的地方习俗也有所不同。在我们家乡,每年春节一过,村里闹红火的人们就开始为元宵节的活动忙活开了:召集大伙在大队院里扎九曲,张罗各队成员在街道上搭摊场,计划元宵节表演的各个节目,准备演出时的各种服饰、乐器、道具等。

元宵节这天,村庄里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白天闹红火的队伍表演节目时,大街小巷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锣鼓声、歌唱声、欢笑声、叫好声、鼓掌声汇聚在一起,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

参加元宵节表演的人多数来自本村热爱文艺的男女老少,他们载歌载舞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无限乐趣。上午9点整,所有参加表演的队伍会整装待发地统一到村中央的大街上集合,每年最先表演的是军乐队,只见他们阵容整齐,穿着统一的军装,一个个英姿飒爽、激情高昂、精神抖擞,在总指挥的统一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变换着队形,演奏着手中的乐器,喜庆的锣鼓声、高昂的唢呐声让观众听得热血沸腾,不时为他们送上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你看那扭秧歌和跳舞的妇女们,一个个穿着鲜艳、容姿焕发,用美轮美奂的舞姿为大家带来了欢乐,送上了开心;踩高跷的小伙们一个个意气风发、生龙活虎,踩在高跷上还游刃有余地变换着各种队形,让人看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精湛高超的功夫;再看那丑角队伍里的演员们,娶媳妇的二五眼身穿大红袍、胸带大红花,一蹦一跳地咧着嘴走在花桥前面,媒婆子在一旁拿着红手帕,喜眉笑眼地护送着轿子里的新娘,轿子里的傻娘子不时掀起红盖头,探出头张望着外面的人,还朝大家扮着各种鬼脸,逗得人们不停地捧腹大笑;后面还有更搞笑的二鬼摔跤、八戒戏嫦娥、张果老倒骑驴等节目,演员们一上场都是使出了看家本领卯足了劲地表演,引得围观的人不禁放声大笑、掌声不断。

每年演出队伍里最好看最引人赞叹的节目是背棍。背棍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元宵节活动,表演者全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妇女,表演时把三米多长的铁棍架一头绑在下面妇女的背上,一头绑在上面六七岁孩子们的腰间。表演时下面的妇女既要背着孩子们,还要稳妥地扭秧歌步,上面穿戏装打扮的孩子们也要有节奏地甩臂舞动起袖子。这种表演非常考验妇女们背部的力量和平衡性,没有一定背力的人根本表演不了这种高难度的技艺,所以每年只要背棍队伍一上场,所有的观众都会给她们送上最热烈的叫好声和鼓掌声。

夜幕刚刚落下时,早早吃过元宵的人们开始出来赏月、观灯、猜谜语、游九曲、烤塔塔火、看大戏。街道上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院墙上、路旁的树木上都挂上了五颜六色的串串灯,每家每户都颇费心思地把串串灯设计成别具一格的造型,在夜光的衬托下,这些设计美观的灯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好似置身金碧辉煌的龙宫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村里的各条街道上每隔几百米远还搭建了摊场。摊场其实就是类似帐篷一样的大房间,前后各留一个门,门框左右要挂上大红灯笼,上方别上好多柏树枝,然后用各种灯饰装点出来。摊场里面挂满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灯笼,一侧的墙上一般挂着送子娘娘的像,前面的供桌上摆放着各种糕点、水果、干果、花馍等供品,听老人们说:想生男孩的人家只要去偷食供桌上的核桃当年就可以生下,想生女孩的则要偷食枣,如果到时候如愿生了儿女,来年元宵节必须拿更多的供品前来还愿。摊场的中央处垒着一个高高的火炉,称为“塔塔火”,夜晚出来游逛的人们都会在各个摊场烤一烤塔塔火,据说烤塔塔火可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兴旺。

每年元宵节晚上大队院里热闹非凡,这里不但唱戏还扎了九曲,本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都会携亲带友来这里转转。九曲有两个口,是根据九宫格的布局扎出来的,从入口处进入时必须沿着扎好的路线一直走下去绕过九个曲才能到达出口。据说在元宵节晚上游九曲不但可以祛除百病,还可以延年益寿。

家乡的元宵节不但习俗颇多更红火热闹,每到这个节日,在外工作的游子们不管路途多远、工作多忙,都会回家乡欢度节日,为的是身临其境感受那种欢天喜地的节日气氛,更为陪亲人享受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

(作者单位:西铭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