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组诗)当末日来临时……太阳石风筝高高飞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8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8-13

当末日来临时……

——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有感

任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生与死,是人类探究的最大秘密,也是所有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终极命题。

《圣经》和中国神话传说的一些场景和事件,曾经惊人地相似,但结果却南辕北辙:大洪水来临时,西方的亚当和夏娃选择建造诺亚方舟逃离他乡,东方的大禹则选择治水,保护自己和族人的家园;大瘟疫袭来时,西方人选择倒在耶稣的面前虔诚地祈祷,割破手腕放血,希望死神能放他一马;东方则涌现出了神农氏、华佗、孙思邈等神医圣手,尝百草著良方,救万民于水火。“人定胜天”、“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名言,几千年为华夏民族塑造出一种无私奉献、守护家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就是电影《流浪地球》的核心价值观。在欧美的科幻电影中,当末日来临时,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制造宇宙飞船逃离,作为“视家园为生命”的中国人,则选择“带着地球一起走”。

这部片子里面,充满了对“希望”的探究和思索。什么是希望?《新华字典》这样解释:心中最真切的幻想、盼望、期望、愿望。也许在刘慈欣看来,希望就是绝望的另一面。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愚公面对着连绵不绝的王屋和太行,应该很绝望吧?估计要是西方人,肯定想:我还是赶紧搬走吧!而愚公反而产生了“移山”的决心,更有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成功希望,这句话在电影中宇航员刘培强就和朋友马卡洛夫说过,而“流浪地球”计划则需要2500年、100代人才能完成,成功的关键就是人类不断的繁衍推进,这种计划在西方价值观里是绝对不可能被拟定并执行的!

电影中地球即将和木星碰撞时,联合政府都已经放弃了希望,主人公提出的“引爆木星”计划也在七个小时前以色列科学家提出并认为错失了最佳良机,似乎在这个看起来升级断绝的时刻,绝望的等死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但是这个时候东方的价值观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就像最后韩朵朵发出的最后广播:“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希望才是我们唯一前进的动力!”同样是死,为什么不奋力一搏呢?如果能搏出一线生机呢?就算死,也起码能瞑目了!绝望的人类在这时爆发出最强的求生意识和力量保卫地球,就是希望的火种被点燃的时刻!但喷射器发出的火焰还是与木星表面相差5000公里,这时刘培强就像他的祖先一样挺身而出,开着空间站慷慨赴死,以一己之力为全人类博得了生机。因为按照他的理解:如果人都不存在了,这文明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人就是“希望”本身!

这部影片,也重新定义了“英雄”的含义。在欧美影片中,那些英雄往往是一小撮具有超能力或者拥有高智商、高学历的人,其实离大家很远。而这部影片中,拯救地球的核心人物除了刘培强以外,是一个恨自己父亲(刘培强)而离家出走的修车工刘启和从小收养的妹妹韩朵朵、一个有“中国心”的混血小混混、一个“看似不着调”的青年科学家和一队护送“火石”任务失败的普通军人。如果放在现在,都是你我身边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而就是他们,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地拯救了地球!牺牲了的刘培强是英雄,他们同样也是英雄。换而言之,英雄不再是一小撮人的专属,所有为伟大事业奉献的人都是英雄!

(作者单位:晋兴公司)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