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安静的人走近古梨树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评选揭晓皇甫琪作品《煤矿农民工》获奖腊月炒豆香太阳石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3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1-23

腊月炒豆香

张小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我的家乡吕梁一带,每年腊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吃炒豆,这种习俗在我们那里流传很久。

在我们当地吃炒豆又叫做“咬草草”,这其中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上天要彻底灭绝人类,阎王便在腊月初一这天派小鬼们去人间抓捕幸存的人们,人们对此惊恐不已,在一片混乱声中一些聪明的人突然想到了骗小鬼抓捕的计策:到了晚上所有人家都不点灯,当小鬼挨门逐户站在每家门外细听时,只听到门里仅有牛吃草发出的声音,小鬼误以为每家都没有人活着了,其实小鬼听到的声音是家家户户大口咬炒豆发出的咯嘣声。在这条计策的掩护下,人们终于逃过了小鬼的抓捕,为了防止小鬼来年再来侵犯,从此便有了每年腊月初一吃炒

豆的风俗,人们也因此把吃炒豆叫做“咬草草”。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生活条件还很落后,人们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是以粗粮为主,三餐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食物,腊月初一的炒豆子是我们记忆中最美味可口的零食。记得那些年每到腊月前几天奶奶就

会提前准备好炒豆子用的干净黄土,然后用筛子把这些黄土筛成细面后晾晒在太阳下。待到腊月初一前一两天,我们堂姊妹几个在奶奶的吩咐下早早就会把柴禾抱到厨房,等奶奶把晒得已经干爽的黄土倒入灶台上的大铁锅后,我们几个开始争着往炉膛里加柴,十几分钟后锅里的黄土加热到和水一样沸腾起来,这时奶奶便将备好的一大碗黄豆或玉米粒缓缓倒入黄土中,开始用大铁铲不断地翻搅黄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黄土中的豆子逐个都裂开了嘴,锅里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豆香味渐渐弥漫了整个屋子。年迈的奶奶炒豆子时每次都因不停地翻搅黄土累得满头大汗,但她为了让孙子们吃上香喷喷的炒豆子,每年都会坚持着给我们做。当锅中的豆子终于炒到金黄色时,我们几个的口水也在豆香味中下咽了好多次,这时奶奶手握铁笊篱边捞豆子边快速地晃动筛掉其中的黄土,然后把它们晾到锅台一旁的空盆里。每到这时,已等得迫不及待的我们,便会趁奶奶不注意时伸出小手抓几颗熟豆子。“我的小祖宗们,等会儿再拿,小心烫着嘴!”满头大汗的奶奶看着我们猴急的样子疼爱地制止着,在奶奶的呵斥声中我们早已“咯嘣咯嘣”嚼开了带有土腥味的炒豆子,那种豆子在舌间来回滚动、滚烫难耐却又极想嚼食的滋味至今想起来都记忆犹新。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种炒豆吃起来特别酥甜可口,每年奶奶炒出这种豆子时,我们堂姊妹几个都会争着抢着吃。做这种炒豆时,奶奶要事先从黄豆中挑选出一些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的,然后把它们洗净浸泡在加入白糖的温水里,等到黄豆泡制上一天时,把它们捞起放在一个竹箩里沥干水,再把竹箩放到院子里,待竹箩中的黄豆冻上几天后再把它们放入土中炒制。用这种冻豆炒出的豆子吃起来比直接下锅炒出的更香更甜。自从奶奶去世后,我们再没有吃到过用土炒出的豆子,每次想起奶奶都会记起她为孙子们精心做炒豆的场面,奶奶那慈祥而温和的面孔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过去黄土炒豆子的办法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每年腊月初一,家乡人都会买一些诸如干炒黄豆、爆米花、大豆之类的干果,以此来延续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

(作者单位:西铭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