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南北朝时期敕勒人的民歌,唱出了我国古代北方大草原的辽阔富饶和壮丽风光。歌词简约流畅,气势豪放,堪称千古绝唱。
“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民族,也称“铁勒”“赤勒”,后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歌中那苍芎、那原野、那牛群羊群,让人遐想,让人神往。今年七月下旬,我终于有机会踏上敕勒川草原,圆了多年的一个夙愿。
这次去内蒙古是应朋友之约,从太原乘刚刚通车的高铁去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就选定去敕勒川和哈素海。越野车驶出呼和浩特市,走外环上高速,然后一路向西。渐渐地视野越来越开阔,在路的右侧不远,只见一道巍峨高大的山脉,连绵不断地向西边延伸而去。
“那是大青山,也就是阴山。”朋友说。80多公里后,我们从“哈素海”口下高速,就见旷野中有一条景区护墙,中间门楼高大,两边是蒙古文和汉文刻的大字标识:“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啊,敕勒川到了!
敕勒川地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中间的土默特左旗,这里草原辽阔,土地肥沃,中间还有大片湿地,包括著名的湖泊“哈素海”。哈素是蒙古语哈拉乌素简化的译音,意思是青水湖。这是历史上由黄河不断变迁改道而遗留下来的一座天然湖泊,湖水面积32平方公里。湖中水产丰富,有草鱼、鲢鱼、鲤鱼,个大肥美。湖边芦苇、蒲草丰茂,水鸟栖息,宛如江南水乡,所以人们又称哈素海为“塞外西湖”。
车沿着景区新路驶进草原,迎面而来的是一大群绵羊。见车过来,它们不惊不乍,不慌不忙,依旧是这里寻寻,那里啃啃,簇拥着向前移动。与砂石板结、空旷苍凉的戈壁滩和波浪起伏、变幻莫测的大沙漠相比,敕勒川草木茂密、野花盛开,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不是吗?从那草丛中,从那沼泽地里,时不时会飞起几只禽鸟,鸣叫着上下翻飞,打破原野的宁静。花牛们散养在草地上,咀嚼着青草,几匹棕红色的蒙古马则在互相摩挲着脖颈,亲昵地交谈。
我们停车开门,一股夹杂着草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痴迷,让人陶醉。放眼远眺,整个敕勒川一望无际,偶尔有几座洁白的蒙古包立在其间。回望身后那阴山,群峰迭起,莽莽苍苍,俨然一道天然屏障,为敕勒川阻挡着从北方高原袭来的风云。值得一提的是,敕勒川的草木,不像其他草原那么浅青稚嫩、绿草如茵,而是枝叶茂密,高深莫测,这也印证了民歌中的那句话,当“风吹草低”时,才能“见牛羊”。
继续前行,一座偌大的湖泊出现在你面前。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哈素海一平如镜,烟波浩渺,一条长长的栈桥向湖心伸去,几只游艇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环湖公路平坦舒展、干净整洁。高耸的路灯灯罩,都设计成马头的样式,新奇别致。几辆私家车停在路边,年轻的夫妇领着孩子在观景点游览、拍照。还有二三十名男女信徒,跟在一名身着红色袈裟的喇嘛后面,抬着几桶活鱼,准备去湖边放生做善事。哈素海周边的湿地,是水禽们的天堂,见得最多的是白鹭和野鸭。浅水边,几只白鹭迈着细长腿在悠闲地散步。一只野鸭离开嬉戏的鸭群,径直向水中央凫去,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水线。
也许是受疫情的影响,景区内游客不是很多,整个敕勒川草原显得更加广袤、空旷、幽远,我们尽可以自由行车,停车,拍照。下午一点,我们终于走完环湖公路,踏上返程。
敕勒川、哈素海渐行渐远,车上的DV,是腾格尔高亢的歌声: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
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
……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作者单位: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