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年的元宵节我都在姥姥家度过,我不但知道了过节时的风俗习惯,还目睹了村里各种热闹的活动,亲身体会了参与活动的快乐滋味。
姥姥居住的村庄由十几个队组成,一过正月初十,村里的每个队都要在本队临街位置搭一个30多平方米的大帐篷,村里人把这种帐篷叫做“摊场”。在每个摊场里,都要挂上石王爷、观世音菩萨、送子娘娘等几位神仙的画像,摆上长长的供桌,在摊场的正中间还要用大炭块垒起高高的旺火,摊场四周的墙上都要挂上本队村民亲手制作的灯笼。
灯笼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装饰。元宵节前后,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高高挂起两个大灯笼,大街小巷也会挂上两排长长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千姿百态,有龙、兔、狮、虎等动物形状的;有西瓜、桃、辣椒、白菜、绣球花等植物类的;有圆形、扇形、八角形灯笼等几何图案的。夜幕降临,街道上的灯笼发出色彩斑斓的光芒,把整个村庄装扮得如宫殿一样美丽迷人。男女老少都会兴高采烈地出来观赏街上的灯笼,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元宵节前一天,姥姥要准备许多摆在摊场内的东西:做好多种纸花、蒸十几个花馍、炸一大盘元宵。纸花是模仿牡丹、玫瑰、绣球花等用五色皱纹纸加工出来的。姥姥心灵手巧,做出的纸花看上去都和真花一样逼真,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元宵节上午九点时,村里闹红火的活动准时开演。姥姥全家都是文艺爱好者,每年都是村里闹红火的主力军。姥爷在头上箍个粉色头巾,在队伍的最前头,吹着哨子、喊着口令,意气风发地引领着大家往前走;姥姥喜欢敲大鼓,她总是在队伍中兴致勃勃地舞着鼓锤,那精神头看起来比年轻人更胜一筹;二姨和三姨涂着胭脂,穿上艳丽的服装,音乐响起时,她们会舞动长袖翩翩起舞;大舅和二舅的拿手戏是踩高跷,每年他们的队伍都穿着八仙或者其他神仙的服装给大家表演风趣幽默的节目;我和表弟妹们头戴大头娃娃皮套,在队伍中眉开眼笑地扭着欢快的秧歌,把看红火的人们逗得捧腹大笑。
每次想起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我心里就有种暖暖的感觉,那些充满快乐的日子给我的人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者单位:西铭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