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品的细节说开去五律·读书乐〔中吕·山坡羊〕纪念太原解放七十三周年读书清明感怀我对鲁迅知之甚少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5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17

由作品的细节说开去

潘洪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潘洪科

近日看书,偶然看到阎晶明发表在《雨花》2022年第4期“读典有识”栏目《神交的境界——鲁迅与陈独秀》的文章,重点写了鲁迅与陈独秀之间的相识、相知与交往的过程。文中以翔实的细节与资料,记述写了陈独秀1917~1937年创办《新青年》过程中,通过其弟周作人和钱玄同与鲁迅神交到相互欣赏,“不夸饰,不标榜,不离弃,不反目,既不热,也不冷”,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却时时能让人感受到的至高境界,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由此看到了陈、鲁二人对五四新文学甚至五四新文化的贡献。固然,阎先生在该文章中重点写的是二人在现实当中的交往,从事实出发,或从事实的有无出发进行了佐证,抽丝剥茧,旁征博引,相互印证,明朗通透,让人叹服。

其二是早年看了山西作家赵瑜老师写的有关文革期间长治地区红卫兵造反的文章;今日又看了赵瑜老师发表在新京媒2022年4月22日《是谁杀死了王尚志》的文章,感觉作品之细致和细节把握的真实与剖析,为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增加了色彩。王尚志是当时晋东南地委的第一书记,在文革期间,1966年的12月底,王尚志的尸体从长治市南郊农田里一口机井中打捞上来,腰间拴着近70斤重的砖头石块。人已经泡肿,死去好几天了。他的死,引发了山西上层和各地市委正在经受空前打击的干部们的深切同情,好端端一名地委书记,怎么就这样死了?疑为造反派所害的怨声骂声呼声连成一片。作家由这条线索进入,用翔实的资料和细节,包括人物讲述与考证,探究了死者的因果与动因,可见文革时期长治地面上红、联字号两派斗争的尖锐之惨烈。

这使我想到了早年,在京参加煤矿中青年作家培训班时,煤矿著名作家刘庆邦老师授课时讲到的《小说的细节》内容,他讲到,小说是由细节构成的。由细节打动人,打动读者,这是好作品的标准,也是作品成功的标尺。细节彰显主题,构成主题的元素,而为主题服务,使主题有了更多的更丰富的内涵与内容,进而吸引读者读下去,并与作品内容达到同步,是创作者的初衷,也是作品成功的标志。所以,对于写作者来说,细节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作品灵魂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文联)

   文联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