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红崖峁谷雨太阳石风的季节西山电视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5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18

忆红崖峁

武建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红崖峁是外公家村子后面的一座大山。山势虽然高大,却和北方的许多大山一样朴实无华、寂寂无名,没有什么奇峻之处,可在我眼里却有不同的韵味。

山上白色、粉色的砂石岩缝间,生长着茂盛的荆条、沙棘、黄刺梅等灌木,一蓬蓬、一丛丛的。山间有毛莠莠草、车前草、沙蓬、益母草、打碗花、山丹丹花、粉扑花、看麦娘、苍耳子、灯笼草以及许许多多叫不上名来的野草山花,使得山体不至于太过裸露。半山腰以上有一层一层的梯田,种着麻子、谷子、豆子、玉米、山药蛋,山洼斜坡处有一大片果园,栽着杏树、梨树、苹果树、桃树。

每当我回忆起少年时,便思绪万千,红崖峁就清晰地浮现出来。梦回此地,看到明媚的阳光,铺着七彩光华,我欣喜地向前走着跳着,沿途收集着散落的晶莹露珠。

外公所在的村子叫营立村,在古交市西南的屯兰川屯兰河北岸,相传某个朝代时,这里曾经是军队驻扎过的营盘,村子因此而得名。据说村子也曾叫谷垒村,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富庶和人们的自豪。

清晨,朝霞从天际蔓延,将红崖峁映得红红的,十分醒目。在鸟儿吱吱喳喳的叫声中,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黄昏,夕阳西下,红崖峁像一位严肃的武者,高大威武,矗立在越来越暗的夜空。月亮挂在山顶上,如水的银光倾泻在村落里,长街小巷显得愈加安静幽深。

仰望红崖峁,它挺拔高大、气势雄浑。山上的小路蜿蜒曲折,像细带子一样缠绕在树木草丛中间,苍郁的树、翠绿的草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山野间,带着青草、花香的空气,与鸟儿的鸣叫声融在一起,荡漾出快乐与愉悦。

听外公讲,红崖峁原来名叫凤凰山,遥遥望去,大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有翅有爪,首尾相映,凤凰身下还孵着许多凤凰蛋。既然是奇山异水,必定为风水宝地,说明这一带人杰地灵,是祥瑞之所在,村里人说起来都津津有味。

凤凰山顶是红色胶泥土堆积而成的,因年深日久水土流失造成垮塌,在山顶上形成了一段陡立的土崖,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红彤彤的,人们就把凤凰山叫成了红崖峁。

红崖峁上引人发思古之幽情的,是峁顶上气势雄伟的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用狼烟火光来传递战争信息。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每有烽火出现、狼烟冒起,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北朝诗人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唐代李颀有诗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些都是战争的生动写照。

驻足烽火台旁,放眼远观,但见天高云淡,群山苍茫,川道蜿蜒,河水流淌。一阵阵山风吹过,我恍惚看到旌旗猎猎、鼓声连天,无畏的战士们在和入侵的敌人搏斗着,士卒们怒目圆睁,手持长矛钢刀,即便是血染战袍,也不容敌军前进半步。历史的画面一一闪过:诸侯、烽火、佳人、山河、战车、城垣以及浩荡的乾坤下,日月交替,岁月更迭。

顺着屯兰川里的大道一路向西,每隔一段路程,山顶上便有一座烽火台,红崖峁上的只是其中一座。它就像孤傲的士兵,挺着高大的身躯,穿过时空隧道,默默地坚守了不知多少年,承载着不尽的沧桑。

历史上,红崖峁上还修筑有文昌阁、魁星楼,是一方文风鼎盛的写照,更寄托着村里人对美好前程的期盼和愿望,香火很旺。只可惜曾经金碧辉煌、飞檐翘角的壮观,毁损于战争的硝烟之下。当时营立村的民兵们在共产党领导下,放下锄头拿起钢枪,参加了交文地区抗日游击大队,机智勇敢地用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狠狠打击野蛮的日本侵略者。日军恼羞成怒,一把罪恶之火焚烧了游击队员们曾经据守过的文昌阁、魁星楼,珍贵文物毁于一旦,令人扼腕叹息。

面对残碑碎瓦断石破砖的废墟,静默!愤慨的思绪涌上来,时间的碾压盖不住那一段中华民族的屈辱,一段历史定格于山野的包裹里,引人深思。烽火台、文昌阁、魁星楼,更因为这些抗日的故事,使这座红崖峁显得更加高大雄伟。从山脚到山上,距离不远,但呈现的历史内涵十分厚重,这是古交军民不畏强敌、抗击外侮的一段英勇历史,也是革命的斗争精神。同样的基因和精神在不同的时空,被一条线串联了起来,这条线便是英勇抗争!

如今,红崖峁变得和我记忆里的不一样了,只是留在那里的往事没有变,有时候还会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浮现出来,让我沉醉。

(作者单位:马兰矿选煤厂)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