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每个岗位有哪些风险,不光队干部要分析,工人也要自我分析。
“有一次,我在更换液管时,没有打开球阀释放压力,把液管给甩出来了,差点打着人。”某次班前会上,支架工崔红兵分享他的故事。
“你从这个事得到什么教训?”杨海文问。
“更换管路必须在无压状态下进行。”崔红兵答。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你想过什么办法没有?”杨海文问。
“我觉得管路里可以接一个球阀,能起到泄压的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杨海文告诉笔者:“我们要求职工分享事故案例,或者讲述他被吓了一跳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事来警醒身边的人。”
秘诀二:有事儿商量着办,有劲儿往一处使
在综采一队,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队里出了事故被矿上罚了款,这个钱谁出?队里召集职工代表讨论,结论是:要根据具体事情来定是集体买单还是个人买单。队里受奖了,大家也是商量着分。
队规队约都是大伙这样讨论出来的。事情商量着办,干部与工人更贴心了。
“虽然我是队长,但在我们队里,没有一言堂,实行民主化。”杨海文告诉笔者:“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主要是年休假和绩效分配的事。”
随着职工到年龄退休,综采一队的人数逐渐减少,加之平时培训多,作为产煤大户,生产任务一直比较重。“平时大家也能正常休息,队里提前排好年休,有放弃年休坚守岗位的,计件工资双倍计算。”
井下生产条件并非一成不变,月初,综采一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月末分配结果上墙,干了多少、赚了多少一目了然,这和大家估算的也差不多。
“我们的民主管理不只在会议室里,有时候井下遇到过构造,我们会现场召集老工人商议,先拉哪个架,怎样不倒架,有了问题大家商量。”民主管理带来的结果是,遇到事情大家会拧成一股绳,有事一起上。3月的时候,3.8米高的顶板,割煤时顶板压力大,出现滚帮现象,割煤超出循环之后,溜子拉不动了,连续两三天,一个生产班,加上队干部10多人,大家都拿起铁锹铲煤,毫无怨言。
秘诀三:智能化如虎添翼,高效能今非昔比
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用的是先进的国产设备,别看现在综采一队乘上了智能化的东风,当初推行的时候可是遇到阻力的。当时需要通过电液控操作,有人觉得不如手把操作方便。综采一队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带头学,一有空就教大家学,一周下来,大家就从小白变成了能手了。
“不得不说,这个东西确实好,以前手动扳,一个班下来手掌都红了。你在用上智能化的东西,既安全,又省事。”工人们高兴地说。
2021年的时候,斜沟煤矿23110智能化放顶煤工作面启动。厂家要对综采一队进行智能化培训,厂家技术人员原准备先在地面培训,杨海文却把培训安排到了井下。他说:“我们根本来不及地面培训,直接进行井下培训,做到了培训到现场。”
综采一队严格按照《智能化煤矿建设国家标准》要求,不断创新优化,研究出适应该矿特点的智能化开采生产模式和生产工艺,实现了以工作面设备智能运行为主、现场干预控制为辅的智能化开采模式。
“现在全队上下对智能化开采很上心,放顶煤程序是我们的技术队长用了三四天时间编出来的,然后给到厂家,编进电脑程序里。”杨海文告诉笔者。
该工作面采煤机实现了自主定位、远程控制、自动调速、自动调高,能够编程记忆割煤。作业过程中,前部采煤机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移架推溜,后部自动化粗放结合人工遥控精放,电液控支架跟随采煤机在全工作面范围自动完成伸收、移架等操作,具备远程控制、全姿态监测、自动补压,矿压监测等功能。
“通过对自动化采煤工艺的优化和创新,单刀割煤循环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70分钟,采煤机单个循环生产效率提高约20%。”杨海文兴奋地说:“我们队凭借在推进智能化开采方面的表现,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大家更有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