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的主题是:瞄准世界一流,锻造核心能力,为争当新焦煤高质量发展窗口、示范、排头兵不懈奋斗!
第一部分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及启示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主要干了三件大事:
一是与时俱进“转观念”,破壳新生势头强劲。坚持新焦煤统领、新理念植入、新目标引领。牢记“两个至上”,引入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重心转向预防和现场,严控风险隐患,推行动态达标,规范作业行为,起底瞒报事故,“不安全不生产”“三管三必须”理念深深扎根。提升环保意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与安全同等重要”理念,加大环保投入,全面提标改造,严格能耗双控,“四废”排放量均下降30%以上,6座矿井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井下矸石回填、粉煤灰注浆充填项目成为行业典范。推广精益理念,3万人次接受培训、5个单位试点落地、800个创新项目立项,22座生产矿井全部推行“作业成本法”,各领域挖潜堵漏、全力对标世界一流,吨煤成本实现连续稳定下降。强化党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新焦煤大监督体系”全面发力,“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鲜明。企业发展战略快速跟进,发展信心持续提升。
二是现代治理“建体系”,强筋健骨成效显著。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组织重构、机制重建、考核重塑,构建与新发展格局匹配的管理模式、运营机制。健全完善党委会把关、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50家单位实现党政“一肩挑”。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六定”改革后机关部门数量减少45%,中层级职务人员减少19%,干部平均年龄降低4.6岁。强化绩效管理,优化资金结构,融资规模降低1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10%,净资产收益率上升15%。公司先后完成企业股票更名、医疗机构剥离、“三供一业”移交、僵尸企业出清等重大改革事项,累计压减各类企业81户,亏损子企业户数减少40%以上,职工总数减少1.3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7倍。新焦煤管理体系在公司全面构建、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逐步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集约。
三是做强做优“打基础”,产业素质进步明显。
大力实施“先进产能”战略,持续推进“一优三减”,19座生产矿井实现一井一面、一井两面,单班入井人数减少45%。建成3座智能矿山、59个智能采掘工作面,主力矿井基本实现关键场所无人值守、生产系统在线监测。“110”工法、快速安拆、盾构机、定向钻机等先进工艺和装备作用显著,单产水平提升57%,先进产能占比超过98%。破解资源调界、手续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4座矿井转入生产序列,3座矿井核增产能,16座划转矿井并入管理体系,西山煤电总产能升至将近7000万吨/年。实施“精煤制胜”“配煤优势”战略,强化专业化管理和技改革新,原煤入洗率提高12%,新增37个煤炭细分品类,推动“产洗运销”一体化,累计增利20亿元。企业年利润总额由2017年的8470万元,上升到2023年的92亿元,利润增长上百倍。在册职工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6.4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13.2万元,实现翻番目标。企业发展效果持续改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第二部分 当前的挑战和我们的使命
结合当前企业内外部形势,我们科学分析、前瞻思考,西山煤电的发展面临着五大挑战:
一是能源行业面临“两难课题”。
二是发展逻辑发生深刻改变。
三是国企改革肩负重大使命。
四是从严治党坚持自我革命。
五是内部兄弟单位强势崛起。
如何争当窗口、示范、排头兵?关键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西山煤电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在安全稳、管理优、成本低、科技强、人才兴、文化实上。西山煤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体现在本届党委任期内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三交一号项目建成投产,成为西山煤电新的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释放太原公司划转矿井的产能,成为西山煤电第二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争取前山矿井的后备资源,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四是太原和古交地区储配煤基地建设落地见效。
为此,我们确立下一步西山煤电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焦煤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新焦煤战略目标开展工作,高度聚焦“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安全筑基、管理提标、产业协同、环保攻坚、创新引领、民生改善”六大行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管理体系,争当山西焦煤高质量发展窗口、示范、排头兵。
为此,我们确立并将努力实现十大奋斗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立足于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控制零星事故,全面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常态化推进全域生产动态达标,加快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生态环保方面:坚持清洁高效低碳绿色发展方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常态化达标,单位产值能耗、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0%以上,持续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整体进入煤炭行业第一方阵。
产业升级方面:本安化、智能化、绿色化,煤炭主业完成生产矿井和洗煤厂的智能化改造,先进产能达到100%,人均工效提升1倍以上,煤炭产能扩充至7500万吨。辅业方面,电力板块发售一体,建材板块扭亏脱困,焦化板块着眼转型,保持产业韧性,构建“主强辅优”产业格局。
数字改造方面:全面实现“无监控不作业”,井下加快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地面重点加快数字化、5G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环节重点加强流程重塑和信息集成,2025年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2030年前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
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精益化管理重要作用,消除一切浪费,全面降本增效,用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推动吨煤成本逐年下降,“一利五率”持续优化,把管理做细做实做深做精,实现效率、效益、效能大幅提升。
改革变革方面: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形成上下工序之间的买卖关系。人财物盘活沉淀、统合综效,部门设置战略化、精简化,干部选拔竞争化、规范化,全员强化绩效考核,管理人员末等调整,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利用,用丰富的使用场景推动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加大科研院所协同合作,争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山西焦煤统一部署,招聘高校毕业生和操作工人,培养适应智能工矿建设的梯队化、专业化人才队伍。遵循“实用、有用、可用”原则,强化员工在职培训,拓展管理、技术、技能“三维”成长空间。
民生改善方面:实现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员工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增长幅度力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矿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完善,住宿、餐饮、医疗、文娱等配套与市区并轨,全方位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党的建设方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全面深度融合,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广大职工群众充满朝气活力,形成公司层面引领有力、基层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品牌成果。
第三部分 深入实施“六大行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安全筑基行动,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清醒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坚持“一把手是关键、干部作风是保障、现场管理是基础”,切实增强安全掌控力,牢牢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
(一)压实责任链条
坚定事故可防、可控的必胜信念,明确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和全员责任。公司管监管,重在严密体系;部门管专业,重在业务保安;矿厂管落实,重在大系统安全;区队(车间)管现场,重在创造标准化条件;班组管流程,重在环节细节;员工管岗位,重在行为规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准大方向、严控大风险、确保大安全。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执行好各级干部跟班带班、下井下现场、走动式管理,以上率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责任追究,降低事故率。
(二)把牢重点环节
把杜绝重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针对瓦斯、水害、顶板“三个关键”和机电、运输两大事故多发领域,实施灾害防治、超前治理,确保大系统安全可靠。紧盯区域公司、偏远地区、基建和划转矿井、外委队伍等薄弱地带,加强动态检查与跟踪督导,防止有章不循、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加强非常规作业管理,高度关注特殊时段、变化环节、复杂因素,遏制零星突发事故。高度关注地面安全,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防火灾、燃气、吊装、受限空间等冷门事故。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安全管理,落实“无监控不作业”要求,提高数字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建立四级视频筛查机制,运用事故模型动态分析、精准施治,实现科技兴安、少人则安。
(三)强化“三基”建设
以作业现场为中心,以人的行为控制为重点,以流程优化为手段,通过强化现场管理与控制,促进岗位操作精准化、工程质量精品化、标准化建设精细化。持续引深杜邦安全管理体系,深化双预控管理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对待风险和致灾因素重点突出“辨”和“管”,避免认不清、想不到;对待隐患重点突出“查”和“治”,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推动重大隐患整改、重大工程进展、重大灾害治理,坚决杜绝“改不彻底、边改边犯”现象。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动态达标、过程达标,杜绝形式主义问题。将行为治理和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三违”纠正、查处和教育机制。实施全覆盖、分层次、精准化安全培训活动,把事故案例当成教材,把追查事故的过程当成培训,推进逢查必考常态化,考核不合格严禁上岗,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应急避险能力。
二、开展管理提标行动,建设精益高效型企业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精益管理“长期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追求价值长期有效增长,确保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一)狠抓成本管控
把经营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矿厂成本控制中心作用,将成本管控由“产品”转向“作业”,严控生产投入,改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浪费,用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把成本量化标准嵌入生产经营各环节,会算账、算精账,通过优化工艺、降低单耗、减少人员、预防维修,将利润千方百计“挤”出来;通过集中采购、财务共享、税费筹划、统购统销,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树立“大成本”管控理念,形成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全价值链成本管控体系。把降成本、增效益与干部职工绩效薪酬深度绑定,激励职工发自内心地堵塞“跑冒滴漏”,参与全员改善。
(二)引深精益管理
大力宣传精益理念,让服务客户、改善现场、降低成本、全员参与,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大力倡导“六精”生产模式,做到生产组织精准、生产动作精简、设备运行精良、人员技能精通、管理体系精细、数据信息精准。以精益创新项目为突破口,将精益生产、精益财务、精益资产管理、精益班组建设等创新实践,运用到生产经营各方面,不断提升对精益管理的认同感、参与度、融入度。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向管理升级要效益,向资本运营要效益,向监督管理要效益,全方位提升企业效益。
(三)严防经营风险
以“稳固资金链、最佳现金流”为目标,持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无来源不预算,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严格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大额资金使用、成本费用工程、非煤板块物资集中采购、修理费等重点日常监管和全过程监督,杜绝违反程序、滥用职权、随意投入、重复投入、资金浪费。持续压降“两金”,确保长账龄应收账款只减不增;合理控制融资规模,持续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多渠道化解诉讼纠纷,杜绝代偿风险和坏账损失。定期开展制度“清废改立”,严防“做假账、造潜亏”行为。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问题,举一反三落实整改,确保风险可防可控。
三、开展产业协同行动,建设主强辅优型企业
直面煤炭主业大而不强、其他产业失衡失血的顽症痼疾,强化危机意识,推动主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辅业效能,杜绝“蚂蚁蚕食大象”。
(一)践行“三大战略”
持续践行“先进产能”战略,重点解决“钻、抽、掘、采”衔接不平衡问题,确保生产均衡、稳定、可持续。坚持地质先行,用精准数据支撑采掘设计安全;坚持机电先行,以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力保障生产。坚持主产区计划,重点打造安全高效主力队组。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生产矿井、新建矿井全部建成智能化矿山,选煤厂分批建成智能化选煤厂。强化“精煤制胜”战略,强化洗选领域“三线”管理,重点推进煤质检测无人化、过磅装车智能化、深度排矸超前化、煤泥水分减量化。实施“配煤优势”战略,选煤厂加快向配煤中心转型,建设太原选煤厂和古交两个重点储配煤基地,全力推进数字配煤技术的研究运用,实现定制化生产、菜单式供应,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二)扩大煤炭产能
“一矿一计划”做好资源整合煤矿的“后半篇文章”。现有生产矿井及产能新核增矿井,未来五年全部达到核定生产能力。在建矿井重点推动马家岩90万吨/年项目,完成设计变更后的剩余工程,早日竣工验收,形成实际产能;三交一号600万吨/年矿井主焦煤项目,2024年完成二期工程,2025年建成配套选煤厂,2026年进入联合试运转,2027年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停缓建矿井择优上马,想方设法完善手续、盘活处置。资源枯竭矿井依法依规关闭退出,早日筹划前山矿区矿井调整方案。加大项目储备,积极开展增层、扩界、夹缝资源和探矿权争取,打造太原、吕梁、临汾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壮大煤炭主业。
(三)增强非煤实力
电力板块坚持“煤电一体化”发展思路,形成以售电公司为龙头,各燃煤电厂“以售带电、以电带煤、期现货交易”的主动营销格局,对外托管河曲燃煤电厂,对内加强燃煤电厂、瓦斯电厂管理,打造“煤—发—售—用”一体的行业标杆。机电修造板块以全省制造业振兴升级为契机,结合当前井下采掘装备智能化实际,做好细分市场定位,努力打造领先修造企业。建材板块以延链补链为方向,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在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上落地见效。焦化板块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推进煤气化焦化一厂储配煤基地项目、焦化二厂废钢拆解项目、五麟焦化174改造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升辅业支撑主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的能力。
四、开展环保攻坚行动,建设绿色低碳型企业
牢记“生态就是生产力”,加快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多还旧账、不欠新账,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破解难题,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相统一。
(一)实施绿色开采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的资源观,井下因地制宜推广无煤柱开采、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工艺。全面提升高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采效率,积极推进瓦斯发电和低浓度瓦斯利用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加快矿井水“防治用”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中水复用渠道,确保综合利用率达82%以上。强化煤矸石“产排治”全流程管控,高标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进矸石无害化处置,规模化利用的行业难题。
(二)推进节能降碳
全领域开展清洁生产标兵单位创建,示范带动源头削减污染,提高清洁生产水平,2025年所有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电力板块加快实施生产线节能改造和绿化升级,古交电厂、武乡电厂机组“三改联动”,西山热电做好关停准备,抓好生产工艺管控,所有机组达到超临界标准。加大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引进、推广,搭建山焦西山碳排放信息化管控平台,电力行业率先推进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马兰矿作为山西省首批“零碳矿山”试点,带动各矿在“十四五”末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建设美丽矿厂
严格落实《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六项指标实现动态稳定达标。完善环保管控体系,公司层面重在系统性治理生态环保隐患,健全考核奖罚机制;基层矿厂重在抓好现场管理,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企地联合,开展矸石山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推动生态修复治理与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林业有机结合,打造更多园林式矿井。
五、开展创新引领行动,建设科技领先型企业
把创新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以改革创新牵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制约难题,深挖潜力活力。
(一)提升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形成耦合效应。就优质稀缺薄煤层开采、复杂条件智能综采、随掘随探、切顶卸压瓦斯与防灭火技术、透明矿山等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符合西山实际、相对成熟定型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科技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强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深度合作,坚持引智、引技、并重,确保项目引进精准、过程管理严细、推广转化及时、技术尖端好用。
(二)加快创新步伐
充分挖掘数据要素潜能,以信息共享、数字治理、消除沉淀为主战场,适应焦煤改革变革需求,加快推进集中采供变革、财务共享变革、人力资源变革,统一数据标准、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全新的“业务大脑”、完整的“数字西山”。重塑洗选、配煤、化验、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切实提升全产业链协同水平。持续引深市场化经营机制,按照“瘦身健体、同质整合、提质增效”的原则,稳妥推进多经、后勤板块变革,后勤重在由“养人”向服务转变、由生活服务向生产服务转型;新产业重在提高产品增加值和产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发展力。
(三)培养人才方阵
完善人才“选用育留”机制,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通道。严格全员绩效考核,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以深层次改革激发活力。公司建强综合型教育中心,矿厂做优专业型实训基地,工会和技术中心用好技能大赛、创新联盟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各类专业培训,解决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贯彻国家“新八级工”晋级体系,率先重用能力领先、成绩优异者,形成汇聚四方英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六、开展民生改善行动,建设品质生活型企业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的命运共同体。
(一)维护职工利益
充分发扬民主决策精神,企业改革发展、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听取吸纳职工代表意见,保证职工依法行权。坚决保证职工薪酬收入根本利益,不以任何理由拖欠职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根据企业效益增长情况,适时优化调整薪酬分配结构,确保正常出勤、考核合格的员工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倍。设置“优秀奋斗者”专项激励,打破“高水平大锅饭”。健全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严查侵害职工利益行为。
(二)办好民生实事
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生产矿井全部完成辅运连续化升级改造和综合防尘系统标准化建设。加速推进矿井“两堂一舍”提标改造,力争主力矿井全部达到A级标准,其他矿井达到B级标准,持续提高职工食堂、班中餐饭菜质量,推广智能更衣洗衣模式。全力推进玉门小区保障房建设,提升职工住宅区绿化覆盖率,打造A类小区“一公里商圈”。所有公共文化场馆一律放开,常态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职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内在需求。
(三)凸显人文关怀
抓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认真倾听职工的呼声和诉求,真诚关心百姓的冷暖与愁盼。加大劳模先进选树、宣传、奖励力度,做好疗休养工作。坚持每年健康体检和跟踪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鼓励带薪休假。深化工会“四送”品牌,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关怀。充分发挥西山敬老中心、老年大学作用,深入开展“六助”养老服务,让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