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单位组织年度培训。正在和同事们忙着各种布置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一看,竟是刚参加工作时一起在单身楼居住的一位姐姐。那种多年未见的惊喜一下子充盈心间,回忆像冲破闸门的洪水,汹涌而出……
那是199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了单位的大门,准备开启自己的职场生涯。家在外地的大学生都会被安排到单身楼里,我和姐姐就是在那里认识的。
那时的单身楼里,居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毕业于不同的院校,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被分配到各个单位和部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夜晚,这座楼就会被欢声笑语覆盖,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记得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晚上,楼里突然传出巨大的欢呼声,感觉所有人都在振臂高呼,兴奋的声浪同时从各个宿舍涌出,甚至要将楼顶掀翻,那是我们在为祖国呐喊。
工作之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休闲方式:有三五成群一起玩扑克的男生们,有在宿舍随着音乐自娱自乐的女生们,还有紧闭房门默默学习的人们,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还有着更高的追求,还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对于如何吃饭,每个人也各不相同,有在外面小摊上改善生活的,有在宿舍开伙的,还有人选择去距离宿舍楼不远处的食堂解决的。我呢,就属于最后一类;而姐姐呢,属于既要美美吃好饭,又要时刻给自己充电学习的那类人。
每天,我从食堂吃完饭后就会溜达到姐姐宿舍,看她有模有样地在电炉子上开始施展魔法,一会儿放点这个,一会儿添些那个,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简易的厨具。小小的宿舍不一会儿就飘满了香味。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复杂的程序怎么就能被她操作得这么井然有序呢?饭好之后,她自然免不了邀请我再叨扰一筷子。我盛情难却,更准确地说是在期待已久之下,也会再品尝一点。如今想来,年轻就是好啊。胃口无限,任何时候都能吃得下,换做现在怕是不行了。记得当时,姐姐做出的饭菜颜色极浅,我虽然不懂烹饪,但还是看出与食堂饭菜的不同。我问她原因,她回答说是因为做菜从来不会放酱油,因为酱油会让脸上长出黑点,这让当时的我印象极为深刻。现在,做饭对我已经不再陌生,但是我在炒菜时还是下意识地会少放酱油,从不追求所谓的浓油赤酱,现在想来怕是当年受姐姐的影响吧。
那时我虽然会在姐姐宿舍蹭饭,但是很少久留,因为她的时间规划特别严格,每晚几乎都是用来学习。更多的时候,她还要赶到培训点去上课,回到宿舍就已经很晚了。我曾问她,真的有那么多课程等着要去学吗?她只是淡淡一笑,回答:“我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在她的影响下,我也重新拾起笔、捧起书,先后考取了不少证书。
再后来,我们各自成家,先后离开了单身楼;接下来,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把我们重重包围;再往后,孩子的出生,遍布生活的细刺将我们打磨得不再光鲜、不再年轻。生活赋予我们特殊的角色,让我们困在自己的城堡中,仿佛与外界渐渐失去了联系。和姐姐见面少了、联系断了,我们从此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
这次偶遇,让我们仿佛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青春,我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我们急切地询问着对方这些年都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过得怎样。都向对方倾诉着,在这指尖流逝的二十年里,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为什么在这些年里甚至连偶尔的相遇都没有。惊喜、疑问、感慨、追忆……不同的情绪在心间、在脑海变换更替着,但无疑是喜悦占据了上风,我们庆幸命运让我们在这一时刻相遇,让我们还有时间能在一起,哪怕这个时候我们都已青春不再。
时光不晚、爱已永恒,这一刻的相遇,让我们像两个结伴而行却不慎走丢的孩子,重新找到了彼此。我们珍惜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相约未来的日子,要一起在放手孩子们去拼搏自己的人生后,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要从家庭中抽离出来,把接下来的时间留给自己。“我准备退休后去考个证,或者写本书,你呢?”培训结束后,姐姐在临走时问我。姐姐还是那个要把每一寸光阴咀嚼出味道的人。“那我不如陪你,想到好的项目就一起吧,谁让我们有相似的爱好和兴趣呢?”我笑了。“只不过,这一次,我不会再把你弄丢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作者单位:新产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