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来主义”到“马兰方案”通报典型问题 认真反思整改西山煤电召开选煤工作会西山煤电安排部署近期纪委工作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9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4

因地制宜落地“四新”应用,以实用催化科技成果转化,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拿来主义”到“马兰方案”

关键字:方案,拿来主义
张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为该矿门式洗车机,实现了人车全方位高效清洗  张鹏摄

10月初,马兰矿刚刚成功引进并推广使用了顶部锚杆扭矩倍增器,应用此工具后不仅降低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让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为矿井生产再添一道安全屏障。马兰矿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在技术创新与安全管理的道路上持续迈进,因地制宜不断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四新”应用,大大加快该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

今年4月27日,在马兰矿的发展进程中,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长达2520米的无轨胶轮车运输斜井成功贯通,预示着马兰矿辅助运输开启了新篇章。

虽然投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在煤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马兰矿这个有着40余年历史的老矿井来说,改变原有运输方式,投用无轨胶轮车这样的新装备,并非易事。

在这一长达11年之久的工程中,随着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系统改造的推进,井下待喷砼封闭巷道达1.7万余米。采用传统人工搅拌混凝土,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无法满足矿井生产衔接需求。如何破题?

马兰人起初想建一个地面搅拌站,但还要等环保审批等各种手续下来才能开工,很耽误进度。算来算去,他们决定采用“拿来主义”,综合考虑运输、成本、性能等因素后,经过广泛调研,在市场上找到了纤维混凝土这一新材料。在试喷过程中,他们发现采用该材料无需人工拌料,且材料回弹率低、巷道成型好,于是决定进行推广。

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采用传统工艺,原来一个班得七八个人,现在用三四个人就行,施工效率提升了40%。

在马兰矿,“拿来主义”不等于简单的拿来就用。在实际运用中,工程人员发现纤维混凝土固然优势突出,但缺点是喷浆时粉尘比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兰矿组建攻坚组,通过调整喷浆管长度、安装气水两相喷雾、改进除尘器和增设捕尘网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喷浆产生的粉尘。

从敢用到善用,马兰矿始终将“用”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不断以新求新。同时,他们结合实际制订“马兰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一些必要的本土化改造,在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上,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用好更要用活。

同样是支护材料,在为采掘工作面皮带头、避难硐室作不燃支护时,技术人员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马兰人可谓精挑细选。  (下转2版)

   马兰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