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黄土高原生活了半辈子,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踏进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从不曾羡慕大城市的浪漫繁华,内心相对会平淡面对任何事物。
今年九月开学季,为了送孩子上学,开启了一次短暂的沪上之行。女儿考取的这所大学,被称之为百年老校。怀着几多兴奋和期待,全家三口人驱车驶入了大上海。
初入沪上,气候的炎热令人窒息,比北方最热的三伏还要憋闷,空气都是那种粘稠的糊状感。从酒店往学校搬运了两趟行李,便已浑身湿透,汗流不止。一度自诩“怕冷不怕热”的我也不由得缴械投降,有机会就往凉快地儿钻,酒店大门内外之间的转换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上海不愧是一线城市,南京路步行街上人流如织,黄埔外滩明珠塔楼入云端,五角场商业广场地域美食引得味蕾攒动,城隍庙老街洋人不时擦肩而过,魔都气势和包容令人感叹。
我不太喜欢热闹喧嚣,在一番走马观花之际,和妻子更惦记着先把孩子报到入学的事宜顺利办结。
是日,从杨浦区武东路100号的校门进入到学校,紧接着又是一个校门。这个别趣的二道校门是在庆祝建校99周年时复建的老校门,其原型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正门。琉璃瓦、孔雀蓝,门匾上书写的“国立上海商学院”七个鎏金大字,昭示着学校以其在财政税务、会计金融等领域的卓越教育而闻名。穿过老校门,自会望到一座庄重的塑像,是为纪念上海商科大学(财大前身)首任教务主任马寅初先生而伫立的,紧挨着先生的是“经济匡时”的校训题字。
先生身后不远处,是建于解放初期极具近现代风格的中式建筑——毓秀楼。毓秀楼现用于金融学院办公、教研。想到女儿的大学生涯将在这里钻研求索,不由得多看几眼,祝福女儿在这里能获得真知灼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此时,从毓秀楼南侧的体育馆内出来几名大学生抱着篮球追逐着,和体育馆橙黄色的外墙砖一样靓眼,洋溢着青春的灵性跃动。
在极度闷热、紧凑有序的氛围中,总算把孩子的床铺衣物整理停当,迎来了开学时刻。
“百年峥嵘,青春正好”。开学典礼仪式中,学院领导先后对新生致辞欢迎。向学生家长讲述了大学的百年发展校史,希望广大新生在这里继续拓展视野,积蓄能量,扬帆远行。原本想着寒窗苦读的孩子们在考进大学之后,可以喘气缓神儿了。家长会后才又认识到,以后的日子,还有着基础学科、专业知识、证件考级、学务活动等那么多的学习任务去完成。人生啊,从入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就是考卷、答卷、阅卷、盼卷,卷来卷去卷难停,笃志不倦问苍生!
家长会后的第二天,就正式开学了。早上七点半,我和妻子、孩子从酒店出来,沿着距离学校不足五百米的路上行进着,真希望这段路能无限延长。一会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意味着送学之行就要结束了。从今天中午开始,孩子将独自一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启人生的一段新历程。
一路上,那种不舍和牵挂在三个人心里压着,谁也舍不得离开,却谁也不愿意触碰那根情弦,不愿向彼此流露出丝毫难受。我和妻子心照不宣佯作谈笑,我们不想在我们离开学校后,会愈发加重孩子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思乡情。在孩子穿过马路时,我默默拿出手机,把孩子挥手再见、踏进校门、隐没于校园绿荫的这一段记录了下来。之后,又配了一首歌曲,不时地反复观看。那段音乐的歌词也许能表达出为人父母对孩子一生的牵挂与祈福吧:如果夜太漫长,就对星辰讲;感觉疲惫,就大梦一场。时光给你偷偷加了颗糖,让你心情一朝一暮都欢畅。你会成长,你会不声不响的发光;就算世事无常,那又怎样,不慌不忙,陪你去远方去闯。
相聚时欢别离难,笑中有泪湿衣衫。求学千里影孤单,双亲念你万重山!加油,孩子!
(作者单位:对外联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