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4岁的梁里鹏蜷缩在潮湿的巷道中,手电筒的光束打在一张图纸上,身边价值千万的进口采煤机又“罢工”了。
停产一天矿上减少产量4万吨,而厂商的维修队要数天后才能到。
“等不起!”这个来自秦岭山区的青年咬着牙把图纸上的外文单词一个个抄下来,白天查词典,晚上下井验证。半年后,他硬生生破解了外企的技术密码,矿井从此告别“洋拐杖”。
“一个人强不算强,得让整个矿强起来”。2019年,梁里鹏成立创新工作室,发挥“传帮带”,斜沟煤矿为他配备了完善的智能化机电实训设备,他摇身一变成了创新工作室联盟“盟主”。
“进口泵站电控系统配件太贵,供货周期还很长”这是梁里鹏的心声。他和团队自研控制系统,成本从200万降到50万。
2021年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现场,梁里鹏面对竞赛设备的“疑难杂症”,手指翻飞如电。
裁判按下秒表:“第一个圆满完成!”他成为综采维修电工全国冠军,领奖时,他心中默想“矿工的手,也能创造技术奇迹!”
2022年,斜沟煤矿18106工作面,矿工坐在监控室轻点鼠标,采煤机自动运行。这是梁里鹏参与设计建成的“山西首个高级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让“黑金”的开采告别传统的“人海战术”。
一组数据印证了梁里鹏的15年——累计抢修1000+次;培训5600人次矿工;设备故障率下降60%;只回家过了5个春节;用经验写下3本技术“秘籍”。
《煤矿进口采掘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成为国内讲解煤矿进口采掘机电设备故障处理方法的“武学宝典”,有人问:“天天钻矿井图个啥?”梁里鹏默不作答,他在想很多很多,他在想如何让矿山变得更智慧,他在想如何让矿工兄弟工作起来更体面……
梁里鹏用15年的时间证明,技术革新没有终点,唯有执着与热爱方能书写时代答卷。 ●李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