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曲矿以“减轻职工劳动强度”为核心,通过“机械替代”与“细节革新”,推动智能化生产,实现职工减负提效。
数据“代跑”:传统工序“一键升级”
过去,机电设备巡检需要人工逐台记录,耗时费力。如今,自动化小组研发的“二维码巡检系统”让这一场景彻底改变,每台设备粘贴专属二维码,巡检员只需扫码即可实时上传温度、振动等参数,系统自动进行异常预警。
物资领用也迎来“数字化逆袭”,过去领配件要跑五六个部门盖章,一趟流程短则半天、长则一整天。现在通过经营管理考核系统,把物资入库、申请、领用、出库、使用、回收、复用全部整合进系统,全在线上进行,减少了繁琐的手续,避免传统人工核对方式耗时费力且易出错的弊端,效率大幅提升。
“细节革新”:小改动带来大关怀
“减负”不是简单的设备替代,而是从职工操作细节中挖掘创新灵感,东曲矿外运二队的“刮煤神器”便是典型案例。针对洗选后浮煤黏附皮带,职工需频繁弯腰清扫的难题,该矿职工任进生借鉴汽车雨刮原理,用废旧钢板和报废皮带制作“刮刀式刮煤器”,装置固定在皮带下方,运转时自动刮落浮煤,配套喷水装置同步降尘,不仅让职工告别弯腰清扫,还延长设备寿命,月均多运煤7500吨。
运输四队的“可调式支护模具”则解决了水沟扩挖支模的难题。职工田少帅设计的模具可调节间距,无需切割木料,2人每天支护效率提升3倍,并获得国家专利。
数据显示,东曲矿近三年累计完成职工创新项目200余项,“减负提效”的背后是“智慧赋能”的创新生态在蓬勃生长。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东曲矿正以科技与人文关怀,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邢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