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彦婷 陈兆婷 岳巧艳
在官地矿,有一个让矿工们竖起大拇指的名字——王云江。作为共产党员、综安机电队队长、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带着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硬骨头,更培养出一批能打硬仗的矿山技术骨干。
千米井下的液压支柱旁,王云江正盯着新改装的液枪出液口——那里加装的指针式压力表,指针稳稳指向标准值。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动,曾是困扰矿井多年的难题:过去液压支柱压力全凭经验估测,二次补液率高达30%,既影响效率又埋着安全隐患。
“我们研发出的液压支柱可视型压力液枪。现在注液时压力是否达标一目了然,工作效率提高了40%,同时延长了支柱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二次补液带来的安全隐患。”王云江话语坚定,这项“液压单体支柱可视型压力液枪”成果,获得2025年全省能源系统“五小”创新三等奖。而在王云江的工作室里,这样的创新还有很多:他们研发的“煤矿液压泵快速检修工具”,让设备维修效率提升3倍。截至2025年,工作室已完成42项技术革新,拿下18项专利,这是王云江带领的由10名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红色攻关组”,啃下的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创新工作室里,有两个特殊的本:一本是40期电工培训的签到册;另一本是导师带徒协议。这是王云江的另一份成绩单——用“问题库+需求清单”的靶向培训,让技术传承有了新路径。
王云江说“井下设备坏了等不起,徒弟们得快点成长。就像这《液压系统故障三维模拟》课,把井下故障搬进课堂,新人上手快了一半。”他的徒弟梁宇对此深有体会,“师父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刚进工作室,我对那些复杂设备和技术一知半解,是师父耐心地讲解原理,带着我在实践里积累经验。他教我的不只是检修时要把每个部件的型号、位置记准记牢,更让我明白,作为矿山人,肩上得扛着一份担当。”2024年太原市采掘电钳工技术比武前,王云江带着他泡在工作室,把132个故障案例拆解成“原理+实操”手册,最终梁宇拿下个人三等功。
在官地矿,这个工作室早已超越“技术攻关”的范畴。工作室通过与山西森尔公司共建实验室,成功破解了复杂变频器谐波干扰难题……
官地矿综安区党总支书记吕冀评价道:“这两年,王云江工作室直接创效230多万元,采煤工作面单班产能提高25%,安全隐患识别率从82%上升到98%。培养出的20多名技术骨干,成了全矿的顶梁柱。”
如今,王云江创新工作室被山西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从液压枪上的压力表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从师徒结对的笔记本到产学研合作的专利证书,这里的每一项成果都印证着王云江的默默付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创新源”。在官地矿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这样的红色动能,正源源不断地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