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电工会开展“夏日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职工特别关爱行动破损道路修复暖人心千米井下的“智慧矿工”助残就业显担当宣讲健康知识到基层用心守护职工味蕾暑期托管暖心解“暑”愁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7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31

千米井下的“智慧矿工”

——记山西焦煤集团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张文飞

关键字:矿工,智慧,井下
张金宇 张峰 刘文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金宇 张峰 刘文芯 

凌晨两点,镇城底矿千米井下的巷道里,智能化综采液压支架突然“罢工”。一个电话,35岁的技术员张文飞奔往井下。

半小时后,设备轰鸣运转,矿工对这个“小技术员”竖起大拇指:“有文飞在,心里就是踏实!”

从“技术小白”到“药到病除”

2013年,学校毕业的张文飞来到镇城底矿。第一次下井,这位“科班生”就被泼了冷水——课本理论在工作现场显得苍白无力。他改变学习方式。每天带着问题下井,追着老师傅请教,厚厚的设备手册被他翻得卷了边。为弄清一个问题,他在井下连续蹲守8小时。队里同事渐渐发现,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身上有股“钻”劲儿。

智慧矿山是行业转型的方向,更是张文飞的梦想。当得知队里将安装智能化综采系统时,他提前半年就钻研电液控支架、集中供液系统等核心技术。从设备安装调试到参数优化,从规程编制到实操培训,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综采二队技术副队长郑玉龙感慨:“现在这套系统能稳定运行,文飞立了大功。”

“三维教学法”破解“智能鸿沟”

智能化设备到位了,但队里51%的职工超过50岁。支架工孙五文坦言:“我怕自己操作不了智能化设备,好几晚睡不着觉。”张文飞创新“三维教学法”:理论讲解+实物演示+手把手指导。他的“学习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图文并茂的“每日一技”。老孙说:“培训方法对症下药,人家就知道你需要学啥。”现在老孙不仅熟练操作系统,还带起了徒弟。

技术创新的初心

《短距离快速收尾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应用后提高煤炭回收率35%,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200余万元。此类“创新革新”达30多项。“能不能让兄弟们的危险少一点?能不能让效率高一点?”这是张文飞技术创新的初心。

他积极推动智能化系统数据的深度应用,通过分析支架支护压力、设备振动频谱等数据,优化生产工艺,预测设备状态,实现了从“经验开采”向“数据驱动”的初步转变。

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郝晓东说:“他的‘金点子’可多呢!”

“学技术就是为保护矿工的安全,为企业创造价值。”千米井下,智能化工作面的指示灯闪烁如星,见证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成长和担当。

   新闻中心 镇城底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