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从陌生到好奇的初遇
2023年8月6日清晨,我站在马兰矿的大门前,仰头望着“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几个大字,像极了初见一位新朋友时的局促与期待。门内假山流水淙淙,办公楼庄严肃穆,安保大叔一句“是新来的大学生吗?”顷刻之间,让陌生感骤然消融。这便是我与马兰矿的第一次对话。
那一天,我在矿区沙盘前努力“背诵”她的轮廓,在马兰矿组织人事部填写“相识”的档案,在招待所的餐桌上尝到了她的“见面礼”——一桌鲜香麻辣的马兰特色菜。在座谈会上,矿领导如长辈般讲述奋斗故事,叮嘱我们“要像树一样向下扎根”。
那时我还不懂,扎根需要多少汗水的浇灌。
相知:在汗水中扎根
真正的“破冰”始于岗前培训。烈日下的军姿、踢正步的号令、矿井安全课的警示,像一场严苛的“军训”,让我褪去学生气,学会用纪律与责任与她对话。在此后的轮岗实习,则像一场漫长的“探访”——我以脚步丈量她的每一寸肌理,用双手触摸她的呼吸与心跳。
深交:在碰撞中成长
这场漫长的“探访”从洗衣房蒸汽中升起,矿工服褶皱里抖落的不仅是煤灰,更是矿山深处永不熄灭的生存火炬;档案室的数字迷宫教会我,每个小数点都是撑起井下巷道的精神铆钉;当机械臂在选煤厂划破认知穹顶时,选煤厂智能调度中心跳动的数据流已预言了蜕变的方向。这场成长从来不是单向奔赴,我在党政办公室打翻的茶杯与重组的“公文基因”,恰如矿井剥离传统茧壳时迸溅的星火。直至钢材库里,师傅带我在成捆的电缆垛间清点时,她扬了扬手中的本子说:“咱们本上的数字,可是编织矿区的电流心跳。”盘曲的电缆、厚重的台账,让我再次触摸到她的“血脉”——安全与责任。如今站在智慧矿山的交界处回望,才惊觉严谨是矿脉中涌动的温柔,安全与责任是托举起百万吨产量的掌心纹路。
未来:携手同行
如今再望向马兰矿的大门,那庄重的11个字已像老友家的门牌,透着熟悉的暖意。
从轮岗实习生到马兰矿党委宣传部一员,这个总爱用“机器”讲故事的新身份,开始教我聆听另一种心跳。在这里,张鹏哥教我以相机为捕梦网捕捉光影,用剪辑软件丈量时光。三周里,我像原煤经历筛分般重塑,在老照片泛黄的折痕中读懂“把岁月酿成光”的深意,在剪辑卡点里听见画面呼吸的韵律。
我曾问我的新朋友——马兰矿:“为什么选择我?”她以四季作答:春——新芽破土时,用军事训练磨去我的稚嫩;夏——烈日灼灼时,用轮岗历练教会我坚韧;秋——硕果满枝时,用智能化转型点燃我的热望;冬——寒风凛冽时,用“安全第一”的叮嘱为我筑起屏障。而我的答案藏在日记本里:“因为你让我相信,最好的朋友,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那个人。”
未来还长,马兰矿——我的新朋友,愿我们继续以汗水浇灌信任,用创新书写故事,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之上,共同生长出一片璀璨的星光。
(作者单位:马兰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