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矿井生产组织有序、各环节高效衔接,官地矿聚焦生产核心需求,从基础管理、技术应用、经营管控等多维度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筑牢生产衔接防线。
该矿锚定“均衡高效”目标。一方面,结合生产任务与现场实际,制定后四个月生产计划及《月度生产任务组织考核办法》,强化现场管理与正规循环作业,落实“以日保旬、以旬保月”机制,稳步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针对工作面关键环节工程,实施重奖重罚考核政策,倒排工期节点,安排干部跟班值守,每日召开调度协调会,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同时,运用快拆工艺与履带式支架搬运车,保障工作面正常安拆与衔接。
优化设计与煤质管理。该矿结合水平接替、采掘布置及井下赋存条件,合理布置长走向工作面,减少搬家倒面次数;提前制定过构造措施,精准控制采高,根据煤层走向调整运输机,减少构造对采掘循环的影响,降低矸石量,提升煤质,从源头减少生产衔接阻碍。
在机电管理上,该矿重点维护工作面支架电液控系统,杜绝无计划更换设备配件,提升机电设备开机率;持续推进高标准作业地点建设,打造北四采区、中四采区等示范采区,实现井下全区域动态达标;狠抓顶板管理,推广高强度锚杆(索)支护,在23603工作面采用全锚索加套工字钢棚等支护方式,在36405、16513工作面应用切顶卸压技术,确保全过程管控到位。
在“五新”技术应用上,该矿引进推车机、胶轮车等装备改造辅运系统,在23600、29413工作面分别使用快速拆除与安装工艺,18503工作面采用柔性网收尾,大幅缩短安拆与收尾时间;经营管控中,通过日分析、周汇报、月总结细化成本管控,加强库房管理与物资回收复用,削减非必要支出,推动矿井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官地矿将持续发挥“人努力”的主观能动性,以“一优三减”为抓手,不断提升成本、科技、市场竞争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衔接高效顺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潘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