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井下资源条件变化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充分发挥“人努力”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盘棋”思维打破厂矿壁垒,通过跨矿种科学配洗、精准调运,不仅破解了原料煤结构性短缺难题,更“洗”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1至8月,仅西曲选煤厂通过配洗西铭矿煤就实现直接增效1400余万元,探索出一条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创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困境:资源变化与市场挑战
过去,各选煤厂“看菜吃饭”,原料受限便难以组织生产。太原选煤厂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作为骨架煤种的杜儿坪2煤越采越少,低硫瘦精煤这一“明星产品”面临断炊危机。“品质跟不上,市场就可能丢掉。”太原选煤厂总工程师黄万华的忧虑也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难题。
破题:经营理念的深刻变革
西山煤电洗选管理中心主任姚海生介绍,公司转变过去“生产什么卖什么”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以销定产、以效定产”原则,向煤质数据分析要方案,向协同调配要效益。
通过大量煤质分析和适配性试验,他们首先为太原选煤厂找到了“新搭档”——东曲矿高硫精煤。科学配洗后,既稳住了太选1.0%硫分产品的市场份额,又消化了东曲高硫煤资源。仅此一项,上半年就增效450万元。
更大的效益增长点来自西铭矿与西曲矿的“天作之合”。西铭2煤低硫高粘结,西曲矿8煤中高硫强粘结,两者特性高度互补。“取此之长、补彼之短,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可防止质量过剩带来的损失。”姚海生说。通过将西铭煤调入西曲厂配洗,用低硫煤中和高硫煤,用强粘结性提升焦炭强度,实现了1+1>2的效果。
关键:在“精准”
科学配洗绝非简单的混合,而是一套贯穿源头、运输、洗选全过程的精密控制系统。
在西铭矿,井下原煤实行分储分运;每一车发运煤都单独采样,数据实时共享至两个单位共建的微信工作群;西曲选煤厂根据煤质数据动态调整配洗方案,对硫分等关键指标实行“压线管理”,既确保产品100%合格,又杜绝“质量过剩”。
“车车采样、批批测算、实时调整,差一点都可能造成效益流失。”西曲选煤厂总工程师李玄怀说,“精准,就是效益。”
如今,西山煤电正将“科学配洗”的成功经验加速推广。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加速转变,各选煤厂不再是孤立的加工点,而是成为了公司效益大盘中灵活反应的活力棋子。通过打好“精准配洗”这张牌,西山煤电正将有限的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洗出最大效益,助力企业在新发展阶段赢得主动。
●胡丹 刘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