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河流幻梦与梦想读书勿忘九一八致敬,我伟大的祖国!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8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18

人生的河流

潘洪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进入八月,太原溽热难耐,直到中旬两场落雨后,才略微凉快了些。我在清晨读完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悉达多》。小说由毕业于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的张佩芬翻译,语言轻松自然,白描一样,给人一种舒缓的阅读感觉。全书描写了贵族青年悉达多和戈文达成年后离开家乡奋斗、成长、追求理想的过程,暨他们在追寻过程中对人生命运的感悟与思考。

悉达多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随着成长,他开始对现实不满足,感到从父亲和导师那传授给他的智慧,并不能把他内心“充满期待容器”装满,“不能治愈精神上的渴求。”最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在一个早上,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以使心灵得到安宁。戈文达和悉达多是从小最要好和说得来的朋友,当他得知悉达多第二天要离开时,他提前等在一路口,追随悉达多走上了追求理想的旅途。途中,他们追上了一行苦行僧的队伍,并被接纳成为了沙门。成为沙门后,悉达多把自己漂亮的衣服送给路边穷苦的婆罗门,只用一条带子当作遮羞布,每天只进一次食,随后斋戒。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摆脱一切,使心里找到安宁。在那位最年长沙门的教诲下,他遵照沙门戒律,学习如何自我解脱,最终学到了很多东西。戈文达就像他的影子,和他走共同的道路,经受着同样的磨难。他们除了谈论修行和献祭,很少交谈其他事情。两人有时候为导师,也为自己,一起走街串巷乞讨食物。在他们到达圣城并见到佛陀听过乔达摩讲道后,戈文达已经有所顿悟,为得到佛陀的庇护,他皈依了佛陀,成了佛陀的弟子。而悉达多在和佛陀乔达摩经过一次深入交流后,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告别戈文达离开圣城,悉达多走过很远的路。一路上他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路过一渡口,船夫把他渡过河去,在船上,船夫说,这条河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爱它胜过一切。悉达多走进了城里,在城外时,他遇到了城内名妓卡玛拉,并在卡玛拉的引荐下结识了商人卡马斯瓦密,在跟随卡马斯瓦密经商学习的过程中,悉达多靠着智慧和个人努力,最终成为了成功商人,并在城内外分别购买和拥有了自己的宅邸和花园。在他财富积攒和达到了一定数量后,他开始挥霍、赌博和酗酒,最后把钱财挥霍殆尽,在一个晚上,离开了他的花园,离开了这座城镇,再没有回来!

当然,这是在多年后。

——也不知走了多久,悉达多来到林中一条大河边。这正是当年他年轻时,一船夫为他摆渡的那条河的渡口。疲劳与饥饿已经使他十分虚弱,他奄奄一息地倒在了一棵椰子树下,沉沉睡去。当他醒来,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十年之久。他发现对面有一个僧人正守着自己。后来认出是年轻时的好友戈文达,他是在朝圣路上遇到他,怕他在林中河边不安全才如此。见他醒来,他又上路了。悉达多来到渡口,当年的摆渡人已经年迈,悉达多在摆渡人的茅舍住了下来,接过摆渡人的木筏,帮需要过河的人摆渡……

小说《悉达多》有一个开放性结局,也即中国人所谓“不了了之”。悉达多最终只是一个渡船夫,戈文达也没有脱下僧袍改换门庭。历史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超度,在渡人渡己的同时,像这条大河,无休止地向前流去……

(作者退休)

   退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