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准备回顾《亮剑》这一经典剧目时,我无意间搜到了《亮剑:决战鬼哭谷》这部网络电影。它虽然不是A级大制作,没有大明星,也没有华丽的航拍,但还是饶有兴趣地点击“播放”一探究竟。
故事的主线围绕骑兵连死守鬼哭谷展开,片子开场即是一场惨烈的阵地攻防战。短短8分钟,战局几度反转,从战士们的休憩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再到骑兵连的奇兵天降,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
实景实拍的战争场景,复杂的人员调度,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特别是当几十人的骑兵连队伍,怀着视死如归、血战到底英雄气概,采取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战术,却只为给李云龙的大部队争取攻打平安县城时间的白描镜头,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紧张刺激不过是好看的皮囊,影片的真正亮点在于它对亮剑精神的赓续诠释。面对楚云飞的理性分析,骑兵连连长李正虎毅然决然地说道:“什么精锐,我不信邪,我们团长说过,我们八路军打的就是精锐!”这种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也正是《亮剑》系列永恒的核心。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颇为成功。李正虎的勇猛、满江的义气、根生的孝顺,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根生牺牲前啃馒头的场景,一句“娘,孩儿是吃饱了上路的,从来都没饿着”,让人瞬间破防。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观众看到了战士们的多样性和人性化,他们不仅是军人,也是儿子、丈夫、父亲。
当骑兵连战至最后一刻,战士们策马出城,迎敌亮剑的场景,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虽然当年意气风发的演员们,脸上的皱纹多了许多,大家都老了。但偏偏,那股子亮剑的精神,却在令观众集体破防的瞬间爆发了出来,依然那么震撼人心、那么壮怀激烈。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是对亮剑精神的最好颂扬,也是对无数无名英雄的最高致敬。
影片也有遗憾之处。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梦男的演技是在线的,但终究难以超越李幼斌的经典形象。毕竟,李云龙不仅是独立团的魂,也是亮剑的魂。而李幼斌在观众心中,早就跟李云龙划等号了。另外,影片的叙事节奏有时过于急促,情绪渲染略显生硬,但这些瑕疵并不会遮蔽影片的光芒。
《亮剑:决战鬼哭谷》没有大制作的华丽场面,但它用扎实的剧本、用心的制作和真挚的情感,将镜头对准了一支孤军——苦守鬼哭谷的骑兵连,用心拍出了亮剑的味道。
它告诉我们,亮剑精神不在于场面的大小,而在于那种面对强敌永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念。这种“小切口”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削弱影片的感染力,反而让亮剑精神更加明耀万丈。
由是观之,真正的战争片,不在于场面大小,而在于能否把故事讲好。没有“大而空”,没有“高而全”,战士们一亮剑,即胜万语千言。
(作者单位:晋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