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秋韵:时光在此晕染成诗古交的秋天太阳石秋游崛围山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9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4

晋祠秋韵:时光在此晕染成诗

刘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当秋风掠过晋祠时,未敢惊动千年古建,只把整个季节的温柔,都悄悄倾洒在朱红宫墙与金黄枝叶间。十一假日的几场秋雨,像支无形的笔,轻轻一勾,便将这片园林推入深秋,一场酝酿了整年的色彩狂欢,就此铺展。

那两株古银杏是秋的主角,枝桠间缀满“金甲”,阳光一照,金辉晃得人睁不开眼。风过时,落叶如蝶,旋着、舞着,掠过献殿的飞檐,吻过鱼沼飞梁的倒影,每一帧都像时光亲手写下的诗行。周柏依旧挺拔,苍劲的枝干刺破天际,秋色在树皮上晕出深深浅浅的纹路,更添几分岁月沉淀的庄重;唐槐的叶子渐染鹅黄,风一吹便摇曳生姿,似在低声诉说着盛唐旧事;满墙爬山虎最是热烈,红得像燃透的火,从墙头倾泻而下,如同一帘红瀑,把整个秋天都点染得滚烫。还有古杨的褐、青竹的翠、朱枣的红、皂荚的黄,各色浓淡交织,恰似一幅铺展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让人一脚踏入便醉在其中。

古建与秋色早已在此共生千年,一砖一瓦都浸着时光的味道,一石一木都刻着岁月的密码。红墙琉瓦、雕梁画栋被彩叶衬得愈发厚重,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殿宇上投下斑驳光影,恍惚间,时光似是静止了。圣母殿依旧庄严肃穆,檐角的风铃敛声屏气;献殿的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在秋光里显露出榫卯间的匠心;鱼沼飞梁横跨碧水,桥下鱼儿摆尾悠游,连涟漪都带着水墨画的灵动。

沿曲径通幽的石径前行,脚下石板爬满苍绿苔痕,和着路边渐黄的草尖,更显清幽。路旁菊花开得正好,金黄与淡紫相拥,为小径缀上雅致的注脚;落叶铺满路面,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是踏在秋天柔软的心坎上。秋风拂过古树枝桠,叶片簌簌轻摇,似在低声传唱着千年前的歌谣。

晋祠的秋,静得能听见时光流淌的声音。游人如织,却都放轻了脚步、压低了话语,生怕惊扰了这片古老的宁静,只有导游的声音稍高些,细数着“千年周柏”“百年唐槐”的故事,在这里,“时光”二字变得格外慷慨。参天古树下难见阳光,透着几分寂静的神秘,而仅有的几处暖阳里,都被慵懒的猫咪占了去,它们蜷在石阶上酣睡,把秋日的暖意都裹进了绒毛里。漫步其间,古老建筑散发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恍惚能听见遥远时代的脚步声,在时光深处轻轻回响。

最动人的,是难老泉复流的生机。曾几何时,这眼“晋阳第一泉”一度沉寂,如今,泉水带着新生的灵动再度涌动,在泉下汇成一汪澄澈的碧潭,静得像一面嵌在大地上的明镜。泉水漫过池底的青石板,泛起细碎的粼粼波光,像是有人在水面撒了一把碎钻,闪闪烁烁。水边垂柳袅袅、松柏斜依,把金黄与碧绿的影子投进水中,与流动的泉影缠缠绕绕,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偶有银杏叶飘入池中,随泉水缓缓打转,像是时光与新生在低语对话;几只鸟儿掠过水面,啄起一捧清泉,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转瞬落入水中,惊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漾开又散去。这复流的泉水,不仅给晋祠的秋添了份灵动水汽,更像给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新的血脉,让千年的历史沉淀,与鲜活的自然生机,在此刻完美交融。

晋祠的秋,是诗,是画,是时光晕染出的梦境。它用斑斓彩叶作墨,以古朴建筑为纸,借宁静氛围为韵,再添上难老泉复流的灵动,织就了一幅绚丽的秋日长卷。走进这里,既能接住大自然馈赠的秋光,也能触摸到历史沉淀的温度,让疲惫的心灵,在这温柔的时光里,慢慢得到慰藉。

(作者单位:屯兰矿)

   屯兰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