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离开了故乡,本以为只是暂别,可一走,就是二十年。回时,身份只是过客。回乡路上,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似熟悉又不熟悉。母亲与旁人的家长里短,我的沉默,更说明着我过客身份。
水泥路,整齐的道旁松树,穿着环卫制服打扫卫生的六旬老人。人不少,但没几个年轻人;新屋小二层不少,大多是毛坯房;有新变化,却没有新气象,反而在安静中,透着一些颓败之感。
记忆中的故乡不是这样的。几道梁,一湾水,嬉戏的孩童,河边洗衣服的农家媳妇,偶尔路过放牧的牛群,在铃铛声里远去,只留下被啃过青草的清新。
那时冬季农闲时,晚上的露天电影,是十六七岁少年们的天下。大家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成群结伙,东奔西窜。遇上暗地里有人搞对象,便起哄、打口哨,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新闻。相比如今借助互联网交流的新一代,那时的我们有些封闭,但也许正是这种封闭才构建起在如今看来稀缺的信任,以及特属于那个时代的纯真。
临近年关的市集,则属于青壮年的主场。沿着道路两旁,打扫出一块块场地,清水洒地,然后用家里的床板支起一个个简易的铺位,等待着年年月月各乡各村赶场的外乡生意人。一次简单而实在的互惠、互利、共赢,他们为这个乡村搭建了最浓郁的年味。
说起有关老人的,则属于社戏了。就是外村唱戏,离地十几二十里。村里的老人们也会提着个小马扎优哉游哉的去,这其中便有我的外公,当然更不用说在本村的社戏了。在我们这儿,有个传统,官方说法,叫请神,村里人一说,不就是叫偷神神嘛。在正月里,若不下雨,有人便会去附近的山神庙把山神像偷过来,放哪个村口,哪个村子便会敬香拜神起社戏。
虽然不理解外公及村里老人们对看戏的执着和悠然自得,但如今只要路过其它村子里请的道勤剧团,对那悠扬顿挫的唱腔总是有莫名的亲近感。
只是后来,正月的戏请的少了,变成了热闹的歌舞团。再后来,外出打拼的年青人不再回来,歌舞剧也少了。
村子,还是这村子,只是显得没有生气。村里的移民安置工程红红火火,看着如同仙境的规划图,我怎么也压不下心中的那份怀疑。不管怎么样,就算打个对折,也不算差。可听着二舅和父母的述说,才明白涉及自身利益时,人人一本帐,显然是门清的。曾经两三千人的村子,如今常住人口八九百,修那么多的房子给谁住?
下了雨,路滑,和妹妹去上山祭扫。一脚水一脚泥,刚还算阴天,可走到半路又下起雨来。上山的路上,遇到一位父亲的远亲,开着三轮车,往山上送树苗,路滑,三轮车在下坡时抛锚。一路下来,两旁新栽的松树一路成行,新雨翠绿,连着空气也清新起来。
一场雨,人都没了影。移居工程工地上,有打好的地基,雨中矗立着设备。路对面,则是新修的蔬菜大棚。
所有的一切,是这个山村人们的选择,毕竟谁都向往更好一点的生活。可又有几个能看清脚下走的路呢?村里的人如此,在城市里打拼忙碌的人也如此。
雨停了,天还是阴的。也到了归程,故乡的人与物在背后加速远去。终究是离去,不是割舍,那离去时的沉重,是乡愁的分量。
(作者单位:斜沟煤矿选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