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的感慨(节选)古交——我的第二故乡(节选)情思太阳石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2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2-25

35年的感慨(节选)

祁建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静静地坐在自己的轿车里,环绕着矿区美景如画的景色。心里猛然间意识到在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就要离开养育我的矿山和岗位,从心灵深处有一种恋眷和不舍的感觉,有一丝说不出的滋味。

思绪万千,打开了我记忆的长河......

1983年的隆冬,刚刚走出校园的我,就被社会招工进入原煤炭部第一工程处,成为一名正式基建工程兵。

19岁的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古交这个小镇。贫瘠而荒凉,四周被群山环绕。小镇上只有一个不大的供销社,一个十几平米大的饺子馆。街道上一段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一段尘土飞扬的黄土路,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通往太原。只有那条汾河水,穿过小镇,日夜流淌,奔向远方。

我们这些年轻小伙被编入部队上的大队、中队和小队进行煤矿安全培训,学习一个月。每人一个小马扎,坐在地上,迎着寒风,没有学习课本,也没有笔记本,只能靠听来记忆一些陌生的东西。为了抵御寒风,活跃气氛,各队之间不时地还要拉拉歌。军哥嘹亮,声音响彻四周,在环绕的群山中回荡。

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很快结束了。一部分人分配到西曲矿,住进了单身楼,令人羡慕不已。一部分人分配到狼窝沟,一条蜿蜒曲折堆满厚厚煤尘的泥泞土路延伸至沟底,仰视天空,只能看见“一线天”,居住的是十几个一栋的铁皮房。一部分人分配到南坪山,我也在其中。随着大白板汽车在盘山路上的不断颠簸攀升,经过一个时辰的路途,终于到达目的地。居住条件与狼窝沟一样,不同的是山上的风格外苍劲有力,呼呼作响,几乎能把一个人刮倒。

连部没有像样的房屋建筑,两间不大的红砖瓦房,是这个连队最显眼、最豪华的房屋。周边都是几栋简易的铁皮房,一个排一栋,房子内摆放着十几支单人床,中间是一个烧炭的火炉。在连长带领下,我们三十多个“新兵蛋子”在驻地更换好工作服,戴上矿灯和自救器。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成为一个矿工,紧张的是第一次下井,心里有些胆怯和害怕。

进入井口,沿三十多度的下山、496个水泥台阶才能到大巷,在步行至少5公里才能到达工作面。当时大巷根本没有运输人车。就是这496个台阶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上班时还无所谓,特别是下班时,早已精疲力竭,没有半个小时根本上不来。可就是这个坡,我爬了三年多,如今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老九连是我们一处敢打胜仗的“光荣连”。为完成全处破万米任务,我们连月月超计划完成,连续3个月破百米。对于现在来讲一个月100米岩巷可能不是什么大事清,可当时的设备、设施及运输条件等特别的落后,与现在没办法相比较。尤其在支护方面,用的是风枪打眼,两帮还无所谓,顶板上必须用手扶着钻杆,从钻头流出的水就会顺双臂然后通过腰部一直流入两腿,一个班下来,浑身里外都是水,夏天还好一点,到了冬天一出井口,工作服和人都变成硬邦邦的,走起路来能听见“咯吱咯吱”的响声。

冬天是我们最难最苦的时候。下班回来一小洗脸盆水,洗洗头、擦擦脸就算洗澡完事。冻得浑身上下打哆嗦,十几个人轮流热水,每天如此。

1985年的寒冬腊月,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鹅毛大雪,山路十八弯被封死了,断水断粮,指挥部派人给我们运输饼干和饼子之类的食物,只有上班的人才能领到这些东西。下班后融化一盆雪水洗洗脸。就是这样的艰难困苦我们照常上班,为了实现全处破万米的计划任务,为了西曲矿的早日投产,我们的连长三天不出井,排长、班长连班上。他们那种敢于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终生难忘的榜样。

1986年的冬天狂风大作,刮倒了我们的铁皮房,兄弟连队和我们联手重建,又一场大火烧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重建,所有这些灾难没有吓倒我们,而是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继续奋战在井下的战场上。

1986年的秋天,我们全处转战到东曲矿开始矿井建设,我们九连到了长峪沟,进行回风井巷道的施工。一直到1991年建矿投产,我们也进行了“兵”改“工”,留在了东曲矿,成为一名正式的煤矿工人。

从90年代到今天,在多年的矿井建设中,东曲人秉承了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铸就了“艰苦创业、敢打硬仗、争创一流、开拓创新”的一处精神,成为东曲文化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东曲矿)

(此文获西山煤电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等奖)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