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跑出小区,边跑边找共享单车,一抹亮眼的黄色非常醒目,赶紧过去扫码开锁。“美团单车欢迎骑行,请查看您的年度骑行报告……”着急上班赶路,一溜烟上路向单位的方向进发。
到公司楼下停车关锁,点开app查看骑行报告,几年累计骑行9790.7公里,累计减碳475.7千克,累计消耗61.7万千卡……看着这些数据,还是挺自豪的。从西中环大井峪到平阳路亲贤街口,这段单程8公里多的通勤路途说近不近、确有点远,一年寒来暑往、无论冬夏坚持骑行,既锻炼了身体,又环保减碳燃脂,真是不错。
每次体检后,看到体检报告里指标的各种高,大家都说要“管住嘴,迈开腿”,说起来没毛病很容易,可要真正做到却很难。通过这几年骑车出行自我感觉还是有些好处的,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适中、利于坚持就是最好的。跑步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长跑则要有足够强大的心肺功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耐受下来。乒羽球类项目很好,但要有打球搭子一起对打练习,去健身房撸铁也要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说来说去,骑车好像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简单易行、方便锻炼,把上下班通勤路途变为健身打卡任务,一举两得的收效,何乐而不为?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骨科名医的推荐,骑车时双腿不间断自然打弯是非常好的腿部练习,不伤膝盖、不费跟腱,对关节非常友好,适宜各年龄段锻炼。还记得骑车初期,在长风桥爬坡路段大口喘粗气,感觉快蹬不动了,现在一口气全程不减速轻轻松松拿捏。同样的路程每天不厌其烦地打卡,骑行时间从30分钟、28分钟、26分钟到24分钟,纪录一次次被打破刷新,体会到运动员和自己较量实现超越、挑战成功的快感,带着满满的能量和动力解锁新的一天,投入新的工作中。
每天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上路,一路上看着红日从厚重的云层中破晓而出,红色朝霞晕染大片的天空,追着太阳赶路的感觉妙不可言。有人说,就那么一条重复N多回的路线,每天往返平平无奇,可我总能找到平凡中的小美好。从钢筋水泥的建筑里出来,和自然亲密接触深呼吸,是恢复能量的最好方式。金秋十月,一路观赏行道树色彩斑斓、落英缤纷;初冬时节,在汾河桥上看一群群南飞的候鸟组队迁徙;数九寒天,汾河上冻都阻挡不了垂钓爱好者的乐趣;天气变暖,北归的白鹭、红嘴鸥又纷纷回来在桥头嬉戏;春暖花开,又是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看花开花谢,观云卷云舒,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画面和味道,每一次出发都有全新的所见所闻。
《黄帝内经》里讲三种补充能量的方法,即天补、地补、人补。天补,晒太阳,触摸空气吹自然风,拥抱世间万物;地补,骑行散步登山,感受地气生发和阳气上升;人补,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同频的好友一起聊聊。骑车既是出行,也充分接触自然补充能量。骑行的过程,注意力集中,观察路面情况,眼睛远望得到放松,双肩直立抬头缓解颈椎压力,双腿不间断用力加速,明显感觉腿部肌肉发热脂肪燃烧。去年整整一冬,顶风逐日穿梭于龙城的街道,寒风刮过脸颊,浑身上下却股股暖流,有时候后背出汗浸湿衣服,那叫一个舒服。
少点空想,多些行动,迈开步伐坚持运动,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会开在哪儿。春分已过,人间向暖,万物逢春,气象万新,正是走出户外、走进自然的大好时机,享受耳边轻轻的风,享受汗流浃背的通透,每一个被打开的细胞都是一份生命的延展。从手机虚拟的空间走出来,投入草绿花香、泥土芬芳的自然世界中,大口朵颐、畅快呼吸,主动迎接风浪,主动穿越风雨,不被焦虑内耗困扰,少点宅家,多些运动,压力自然而然会消失。
动起来,更健康。运动是最好的养生,坚持是最佳的补药。让我们在欣欣向荣的季节,趁微风正暖,趁春色正浓,开启属于自己的运动和快乐,在充满希望的春日里,不负春光,不负梦想,怀揣希望前行……
(作者单位:太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