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几何?读书生存与追求的长河致高考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5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6-10

生存与追求的长河

潘洪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五一假期过后,我利用一周时间看完了刘震云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感觉人活得都非常不易和说不出的“累”!这使我想到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同样也反映了人生的艰难和不易。两者的故事、情节、语言、人物虽然不同,但所揭示的深度和寓意都不免让人深思和长叹!就《一句顶一万句》而言,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出延津记,写了主人公杨摩西(杨百顺),后入赘改名吴摩西生活的“孤独”,和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到无奈有家难回,最后在“孤独”中寻找丢失的、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而背井离乡,最终客死他乡的苦涩经历!下部分:回延津记,写又一代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在异乡奔波、生存、奋斗、抗争,后走向延津寻觅过程中历经的,触及灵魂与心灵的疲惫和茫然、无助,伴随了主人公的一生。

那种如影随形的“累”和在寻找路上的茫然,始终弥漫在作品中,让人窒息和长叹,感觉到人生的不易和艰难,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执着和顽强……

该书的责任编辑安波舜在书的扉页卷首荐言中写道:“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确实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大多国人生活的状态和写照,也是生存意义之所在。  (作者退休)

   退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