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深处,高精度的定向钻机如同“地下穿山甲”,为瓦斯抽采、探放水等工作开辟通道。然而,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钻屑,曾长期困扰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与成本控制。近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的一项技术革新,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一场围绕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革命”正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困局:高耗水、高成本制约生产衔接
“过去,定向钻机施工是我们又爱又愁的环节。”屯兰矿抽采区副区长章敏开门见山地指出痛点。他介绍,矿上1台定向钻机每日产生的废水高达200立方米,巨大的排水量不仅消耗巨额电费,更让同一顺槽乃至整个盘区的供水系统捉襟见肘,严重制约着矿井的生产衔接部署。
单台钻机日排水耗电费用巨大,这还只是表面问题。更棘手的是,高压水流携带的大量钻屑物涌入盘区水仓和中央水仓,导致水仓清淤频率从每年2次激增至4次。“这不仅给职工带来了极大的劳动强度,堆积的钻渣更让施工巷道的标准化作业难以维持。”章敏说。
破题:两步走实现渣水分离与循环利用
面对困境,屯兰矿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并在18301、12511胶带巷进行试点。他们的解决方案清晰分为两步:第一步,振动筛分,实现固液初筛。攻关小组引入了振动固液筛分器,利用激振力使渣水混合物在筛网上实现分离。他们成功攻克了渣水分布不均和物料堵塞筛网两大技术难题,确保了分离效率与设备寿命。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