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丰碑 永恒的荣光读书在爱的潮汐里打捞永恒时间老人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9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6

在爱的潮汐里打捞永恒

张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指尖抚过书页,油墨的气息裹挟着乡村田野特有的潮湿与芬芳扑面而来。余秀华的文字像一把生锈却锋利的镰刀,割开生活表层浮华的稻草,露出底下那些鲜活淋漓的生命肌理。

初读这些诗行,恍若置身鄂东乡村的田埂之上。晨雾未散,露珠还悬在草叶尖头,远处传来布谷鸟拖长调子的啼叫。余秀华笔下的爱情从来不是童话里的水晶鞋,而是沾着泥点的胶靴,踩过青石板路上的车辙印,踏碎月光下的霜花。她写相爱时的炽烈,是“把身体折叠成一张纸,任你在上面写满情话”;写分离时的钝痛,是“你走后的日子,连风都变得寡淡无味”。这般直白粗粝的比喻,恰似农妇从陶罐里舀出的自酿米酒,辛辣呛喉,却让人血脉喷张。

《我们爱过又忘记》最动人处莫过于她对“忘记”二字的诠释。世人总将遗忘视为负心薄幸的证据,可在余秀华这里,忘记却是时光这位老匠人精心打磨的琥珀。那些消逝的爱恋并未真正死去,它们化作灶台上蒸腾的水汽,融进稻穗扬花时的沙沙声,躲在老屋梁柱间的燕巢里。当她写下“我们终将在各自的皱纹里重逢”,突然懂得所谓忘记,不过是把刻骨铭心的印记换成了另一种存在方式。就像收割后的麦秆虽被烈火焚尽,灰烬却悄悄钻进泥土,滋养着大地。合上书册已是深夜,窗外秋虫唧唧。我想起诗集里反复出现的意象——候鸟南飞会再来,庄稼收割后又播种。原来所有的爱恨嗔痴,不过是大地轮回的季节变换。余秀华教会我们的,或许就是在无常世事中保持凝视的勇气。不必恐惧遗忘,因为最深的印记往往刻在看不见的地方;无需强求永恒,因为刹那的光辉足以照亮漫长的黑夜。  (作者单位:屯兰矿)

   屯兰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西山煤电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