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抬运管路又累又危险,现在推着小车轻松多了,效率还高!”官地矿南大巷下水平的作业现场,职工师傅们对新投入使用的简易轨道运输车赞不绝口。近日,官地矿自主研发的简易轨道运输车项目成功落地,有效解决了井下开拓作业短距离管路运输难题,在提升作业安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和节约人力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在传统的井下短距离管路更换作业中,人员抬运是主要运输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存在人员步调不一致、易发生安全事故等隐患,而且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单次管路运输耗时长达十几分钟,成为制约井下工作开展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官地矿组织8名技术骨干,历时数月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轻便式轨道运输车。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应修尽修、能制不买”原则,利用回收的材料加工制作装置,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反复试验了十几次。”项目负责人孙乐在采访中介绍,“运输车采用8mm铁板加工,尺寸设计为宽850mm、长500mm,铁板间用螺丝连接,既方便拆卸搬运,又能保证承重稳固。车轮采用常用实心橡胶卡轨轮,车辆自带卡槽和刹车装置。运输管路时,将其放置于井下现有运输轨道上,作业人员只需将拆下的旧管路稳固放置在运输车卡槽内,推至存放处后按下自带刹车,防止滑行,随后便可循环使用,操作十分便捷。”
该运输车在官地矿南大巷下水平投入使用后,在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方面成果斐然。作业人员数量从3-4人减少至1-2人,运输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经测算,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约16万元。这种运输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繁重的抬运模式,让职工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作业安全系数和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简易轨道运输车加工简单、操作灵活,便于携带与组装,使用范围广泛,在经营管控上也展现出极大优势,有效节约了运输成本,为矿井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