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围绕“强经营”和提升“三个竞争力”核心要求,牢固树立“开源节流”工作思路,构建覆盖生产全周期的全要素管控体系。生产管控中心发挥“人努力”作用,通过高效组织、装备升级、科技创新,推动生产降本提质增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按照“最大的浪费在井下,井下最大的浪费在设计”的工作思路,聚焦生产系统核心环节,坚持以打基础、利长远,加速推进“一优三减”工作,在优化顶层设计、减少准备巷道工程量、减少采面安拆频次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生产系统维护成本与能源消耗,为降本增效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13座矿井实现“一井一面”生产,7座矿井实现“一井两面”生产,4座矿井实现“一井三面”生产,构建大工作面3个,封闭闲置采区4个,封闭冗余巷道6577米,巷道断面面积最大缩小幅度达到22%,减少施工成本,节约主材投入,增加可采储量27.7万吨。通过生产设计优化共计节约费用9769万元。
围绕“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工作目标,公司以“实用、有用、管用”为导向,持续引深“四新”技术应用,重点应用无煤柱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柔性网收尾、盾构机应用等13项技术工艺,不断提升矿井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其中,无煤柱沿空留巷工艺从2016年开始应用,截至目前累计在26个工作面开展,合计留巷2.8万米,合计复用巷道2万多米,多回收煤柱170.6万吨。通过运用无煤柱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矿井采掘衔接紧张,降低吨煤成本,增强矿井盈利能力。此外,正在推进的屯兰矿盾构机项目成效也很明显,与传统炮掘工艺相比效率提高7-8倍,工效提高3.8倍;与机掘相比效率提高3-4倍,工效提高2.6倍。时间方面,盾构机施工一条巷道只需30个月,比炮掘缩短了114个月,比岩巷机掘缩短了42个月,为瓦斯治理和首采工作面抽掘采衔接预留了充足时间,而且不影响9号煤的工作面布置,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坚持以正规循环作业把握生产节奏,通过大力推进“一优三减”和引深“四新”技术应用双轮驱动,实现稳产提效,助推企业向“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这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陈兆婷 王浩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