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与精细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公用事业环保科技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提出“党建+5K5I现场管理”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党建+5K5I现场管理”模式以“5K”(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项目、重点制度、重点问题)为核心抓手,以“5I”(人员安全素质、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监督质效、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运行质量)为提升目标,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大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
制度创新是模式落地的基石。2024年,中心制定《环保科技服务中心党总支进一步推进"新焦煤大监督体系"构建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党总支决策前置议事规则,成立领导组和工作专班,并下设7个专项监督小组,实现7大关键领域的全部覆盖。同时,出台《环保科技服务中心“五型”党建品牌实施方案》,将“党建+5K5I现场管理”纳入“大监督”保障“大安全”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责任落实是模式推进的关键。中心将“5K”监督责任细化到各支部与部门:办公室负责重点人员监管,调度室把控重点时段,生产办与企管办协同推进重点项目监督,安监办攻坚重点问题整改。明确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为监督第一责任人,通过“党员监督岗”“群众监督小组”等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网络。
强化监督是模式见效的重要保障。在实践过程中,“5K5I”模式成效显著:针对重点人员,中心建立“一人一档”,为140名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新入职职工定制培训方案,推动139人实现持证上岗;在重点时段开展10项专项监督行动,251人次参与保障,有效防范节假日、生产高峰期等关键节点的安全风险;12项有限空间和非常规作业项目全程纳入监管,管理效能显著提升;11项重点制度建立“一图四清单”,实现流程化管理;对西山安全管理部检查的41条问题挂牌督办,确保闭环整改。
数据显示,自“党建+5K5I现场管理”模式实施以来,中心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大幅提升,安全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托管运营质量明显提高。
从制度创新到责任落地,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提升,环保科技服务中心以“党建+5K5I现场管理”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安全生产的治理效能,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交出了一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亮眼答卷。 ●郭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