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矿南翼下组煤轨道巷与皮带巷承担着煤炭运输与设备通行的关键任务,实施不燃支护喷浆作业迫在眉睫。轨道巷内运输条件完备,喷浆设备与物料进场顺畅;而相邻的皮带巷因缺乏运输系统,设备与物料滞留巷口,作业面临现实困难。
面对南翼下组煤皮带巷500米至2000米区段亟需喷浆,且仅能通过700米、1500米、1800米及1900米处的联络巷与轨道巷连通的现实,传统施工方法难以实施。官地矿技术团队提出创新思路:借助相邻巷道实施远距离喷浆作业。
经多次研讨,最终确定方案,在两条巷道之间精准施工钻孔,铺设喷浆管道与信号传输线。喷浆机布置于运输便利的轨道巷,通过电铃信号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皮带巷的“隔空”喷浆支护。
项目团队选用ZDY4200型钻机钻设80毫米孔径,并配置PS6I-J型喷浆机。关键施工参数如每日喷浆料供给量、钻孔间距和作业顺序等,均经过严谨优化。工程区区长扈国红介绍:“喷浆料供应需充足,钻孔间距过大会增加输送阻力,过小则导致频繁移机,降低工效;双巷同步喷浆可节省时间,但须防范煤壁压力导致钻孔变形。”
团队以“日供料10车、钻孔间距100米、双巷同步推进”为基准方案,实施动态调整与数据积累,通过反复比对不断优化操作。随着技术方案日趋成熟,喷浆效率由最初的每日8.2米提高至9.6米,提升幅度达17.1%,顺利完成预定目标。
该项目成功解决了官地矿井下复杂地质和受限空间条件下的支护难题,不仅推进了矿井标准化建设,也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经验,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苗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