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斜沟选煤厂危险废物暂存库门口,一桶桶废矿物油正等待入库。该厂库房管理员周晓磊没有翻找纸质记录本和磅秤,而是站在智能终端一体机前,将油桶推上地磅。屏幕瞬间显示重量为175KG,打印机随即吐出带有二维码的标签。这是该厂新投用的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智能终端一体机系统带来的新变化。
以前这活儿麻烦极了。先称重、算净重,再手写台账,最后还得在电脑上录信息。字迹不清、计算错误是常有的事,月底盘点总对不上数。”周晓磊轻点终端屏幕,选择废矿物油种类代码确认“入库”。“现在信息一提交,电子台账自动生成,数据还实时上报国家固体废物管理平台,省心多了。”
科技赋能:四大改观破解管理痛点
这套智能终端系统整合高精度电子地磅、二维码标签打印和智能管理平台,带来管理模式的全新升级:精准称重零误差。系统直接获取地磅数据,自动扣除皮重,避免人工抄录错误;“电子身份证”全程伴。生成的二维码标签包含危废种类、重量、产生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实现从产生、暂存、转移到处置全程跟踪;电子台账自动生成。入库、出库操作实时记录,告别手写台账,数据完整规范;无缝对接国家平台。操作数据同步传输至“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与监管部门信息共享。
数据说话:效率与精准度双提升
该厂环保管理员成雁敏给笔者算了一笔“效率账”和“精准账”。
“以前处理一桶危废要十来分钟,现在3~5分钟就能搞定。”成雁敏说,“月度盘点更明显。过去人工盘点至少2小时,还易出错。现在扫二维码核对,半小时内完成,且零差错。”
她点开手机上的全国固废系统APP,屏幕清晰显示。“实时库存3.77吨、本月产生量0.35吨,每批转移联单状态、处置单位信息都一目了然。”成雁敏说。实时精准的数据让危废管理“家底清、去向明”,为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全程可控:筑牢环境风险防线
“系统实现了危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方位跟踪管理目标。”该厂环保负责人黄健华表示,智能管理不仅解决了人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问题,更通过与国家平台对接,让危废管理公开透明,提升了规范化水平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厂内危废管理迈入智能化、信息化新阶段。
暂存库内,绿色环氧地坪映照着整齐码放的废油桶,每桶都贴着醒目的二维码标签。周晓磊看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库存数据,感慨道:“现在干活心里踏实,数据准、流程顺,再也不用抱着本子到处跑了!”
●陈卿 成雁敏